据说,每年诺贝尔奖颁布的前夕,冯唐都会心中小鹿乱撞,知道结果后,又黯然神伤,跟人家菲利普罗斯似的。

但我发现,最近几年,身边讨厌冯唐的真是越来越多了。

想来或许是,我们现在接触冯唐频率最高的,就是他搞的那些知识付费,什么成事心法这些,跟机场读物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看了等于没看。

在文学这块,值得承认,冯唐的文笔是有考究的。我指的是修辞这块。冯唐的小说基本上都读过,想了一圈,用冯唐喜欢的方式,一句话概括:“有争议,没印象”。

他不像莫言,马尔克斯,韩江这一类的作家,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读了一本他们的作品,就很难忘掉了。冯唐的小说好处是精致,坏处也是太精致了,看了就忘,不知所云。除了那些下半身的东西,有点模仿劳伦斯的痕迹,但是本质上,冯唐审美的底色是取悦京爷及中产审美的,要的是与世无争,岁月静好。

就说他最著名的那个句子吧,“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话有多高深的立意吗,恐怕也未见得,倒是像一种网络宅男的聊天骚话,适合用作QQ个签。

这样精致而无聊的句子,在当前疲乏的阅读市场下,要不是冯唐自己整天视若瑰宝,说这个有多牛逼多牛逼,恐怕传播的也有限。

滚圈还是民谣圈里面,有个叫鹿先森的乐队,他们有首歌叫《春风十里》,歌词有这么几句:“我在二环路的里边,想着你。你在远方的山上,春风十里。今天的风吹向你,下了雨。我说所有的酒,都不如你”。

是不是很有冯唐的感觉?

冯唐在我看来,就是文坛里面的鹿先森,想要使劲往亨利米勒、劳伦斯那边靠,但是却只学到了情色的东西,不敢在阶层上深挖,思想性也比较欠缺。

归根到底,不管冯唐怎么讲书,他的身上都带着股MBA的味,挥之不去。这个是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有点体制内办公的习气,动不动就是金字塔原理,冯三点,讲三点,一看就是在机关里面待久了,不出意外下一秒就会掏出一杯保温杯,跟年轻人侃侃而谈的那种。

冯唐是幸运的,赶上了时代的上升期,那个年代干咨询师,战略规划师,的确是个不错的职业,因为有业务啊。现在让他重操旧业,他还干吗。冯唐自然也是聪明的,玩起了知识付费,搞上了不二堂。

这样鸡贼的人,每一步似乎都走对了,很少吃过亏,一路太顺,这就会导致他在文字感觉上出了问题。

一个顶级作家,必须要有普遍的同情心和慈悲心,个人生活不能过得太顺,不能既要又要。更不能跨界太多,容易扯到蛋。

你就看有几个诺奖作家,私底下还干了那么多咨询,还去教别人如何成事的?还心法?

冯唐在他几乎唯一能在互联网上留下个十年二十年的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里面写道:“生活中喜欢好为人师的有很多,这种人其实相当不受欢迎的,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只会暴露浅薄。”

冯唐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