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朋友明明累到崩溃却睁眼到天亮,白天头晕乏力、吃饭没胃口,晚上躺床上就 “精神”。
这种失眠光靠数羊、泡脚可没用,这大多是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中医一张气血双补方或许能帮到你。
这个方子只有黄芪和龙眼肉两味药,简单方便!
失眠专家高洁教授表示,在中医看来,失眠不仅仅是睡眠的问题,和我们的气血也紧密相关。
心主血,需气血滋养才能 “藏神”,好比油灯有足够油,火焰才稳定。
脾虚则气血生成不足,心血亏虚会致 “神不守舍”,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易醒,常伴面色萎黄、乏力腹胀等。
对于这种情况,今天,邀请高洁教授来和大家讲讲。
中医有个经典思路——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因此,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用黄芪和龙眼肉煮水喝是对症的。
两味药一补气、一养血,如同 “给油灯添足油”,让心神得养,自然能睡个安稳觉。
像前段时间,高洁教授门诊上39岁的钟女士,便是用这个方子调理好的。
钟女士是一名职场白领,长期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失眠一年多,近两个月加重。
平时特别想睡,但就是睡不着,凌晨一点多勉强睡着后,脑袋里像是放电影一样,乱七八糟的什么梦都有。
钟女士说:“感觉自己没睡一样,睡眠特别浅,半夜都能听到外边人说话的声音,早上起来好累。”
除了失眠,还伴有头晕乏力、心悸健忘、食欲减退、饭后腹胀等症状。
高洁教授看钟女士面色萎黄,体型偏瘦,又问了她的经期情况,月经量比之前明显减少,色淡。
从舌象上看,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弱。结合问诊情况,高洁教授判断这是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
开方:黄芪、龙眼肉。
钟女士按着方子用了一个月后,脸上的气色好了不少。
她反馈睡眠时间稳定在六个小时至六个半小时,多梦的情况明显减少。
白天精神状态好转,头晕、乏力等症状也减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