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上海浦东美术馆
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盛事
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
以此纪念这位
北仑籍艺术大师
的八十诞辰
踏入展厅,仿佛踏入了陈逸飞40年艺术生涯的时光长廊。
作为迄今规模最大、作品最全的陈逸飞个展,此次展览以“时代切片”为脉络,划分为“成长岁月”“心灵之桥”“海上风华”“大视觉时代”四大板块,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陈逸飞以古典写实笔触熔铸东方诗意的伟大艺术历程。
陈逸飞出生于北仑区(原镇海县)新碶街道星阳村,江南水乡的氤氲诗意浸润着他的创作底色。他以卓越天赋贯通中西艺术精髓,率先将“大美术”概念引入中国,在绘画、电影、时尚等领域跨界领航,推动艺术多向度融合,为中国当代艺术开辟新境。
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说:“陈逸飞作为当代杰出的艺术家,是我们宁波的骄傲、北仑的骄傲,他的艺术历程和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同频共振的,他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出作品
展览中,80件油画真迹与诸多珍贵手稿铺陈其艺术脉络:既有《黄河颂》中奔涌的民族精神,也有《周庄》里如梦的江南烟雨;既有《玉堂春暖》所绘旧上海风华,也有《长笛手》对中西美学的交融探索。
特别展出的《浔阳遗韵》曾创下90年代中国油画拍卖纪录,其技法与意境令人屏息;未竟遗作《思念》首次公开展露创作终章的笔触;电影《理发师》手稿标注着拍摄细节。
陈逸飞的作品之下更是艺术的精气神,始终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每个时代的深刻反应都能从陈逸飞先生的画中体现,在很多画里我们也找到了自己。”前来参观展览的市民汪女士感慨道。的确,陈逸飞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时代的镜像,让不同的人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
对于宁波人而言,这场展览更是一次寻根之旅,一次对故乡情感的深度探寻。尽管陈逸飞在北仑生活的时间不长,但他对家乡的情感却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
2004年清明,58岁的他怀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回到北仑祭祖,他动情地说:“我觉得我应该早一点来,到自己家乡来,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然而,命运弄人,仅仅一年后,他便因病离世,令人惋惜不已。
▲陈逸飞2004年回乡时的景象(资料图)
此次执行策展人、陈逸飞之子陈天介绍:“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有不少父亲怀念家乡宁波的作品,作品《我的邻居》就是其中之一。”
▲图左为执行策展人 陈逸飞之子陈天
1996年创作的油画《我的邻居》,打开了陈逸飞记忆中祖宅的一隅。画面中,熟悉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对父母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让每一个观者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乡之情。
▲陈逸飞作品《我的邻居》(图源:美术报)
如今,北仑早已今非昔比。港产城文融合发展的海港城市,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浙东大陆。世界大港的核心所在地,巨轮穿梭往来,一片繁忙有序。
▲2004年,陈逸飞在新碶街道星阳村大陈家老宅(资料图)
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科技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古朴的村落与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交相辉映,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各类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家乡的现在,如先生所盼。
▲ 陈逸飞2004年回乡时的 景象(资料图)
此次展览还精心陈设了陈逸飞的生平长廊、电影作品播放墙及视觉长廊。漫步其中,陈逸飞的艺术人生如同一部生动的纪录片,跨越时空,以最完整的面貌“回归”公众视野。他就像一颗启明星,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
从宁波北仑那间充满诗意的矮屋,到繁华璀璨的上海浦东,再到广阔无垠的世界艺术舞台,陈逸飞用他的画笔书写了一段传奇。他的艺术精气神,如同浦江之水,滔滔不绝,滋养着无数人的心灵;他对家乡北仑的深情厚谊,如同山间清泉,清澈纯净,永远流淌在故乡人民的心间。
“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将从4月26日启幕一直持续到10月12日收官,流转三季,让我们循着大师的笔触,走进他编织的艺术梦境,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来源丨记者 刘唯 包晔
一审丨王昱啸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朱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