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的浦东美术馆2025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是艺术家迄今以来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完整的回顾展,旨在全方位地呈现他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


展览涵盖出现在电视剧《繁花》中出现的经典作品,及各个时期的多样不同系列创作悉数登场。回溯陈逸飞的一生,不仅倾情奉献给了艺术,也与上海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关于艺术家的传奇人生,还有许多惊喜值得探索。


左:沈奇岚;右:陈天

在正式观展之前,我们有幸与“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执行策展人、牛津大学在读博士生、陈逸飞之子——陈天,“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执行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著名策展人——沈奇岚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试图从更多元的视角,解读陈逸飞与他的艺术世界。



从红色经典到都市叙事,从东方意境到国际视野,陈逸飞先生的创作始终走在时代之前,以艺术见证时代的变迁。漫步展厅,我们将探索四大主题板块与各类珍贵历史文献,从多元艺术媒介中,感受陈逸飞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与高光时刻。



1946年,陈逸飞生于浙江镇海,幼年便迁居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多元,培养了他对艺术的敏锐感知。作为当代杰出的美术家代表,他的作品高度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精髓,同时承载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60-70年代,年轻的陈逸飞将画笔对准劳动工人与现实题材,以澎湃与饱满的热情记录时代脉搏。在「成长岁月」主题版块,我们看到了陈逸飞对时代的深情凝视与对英雄主义的浪漫抒写。

1971年,他与画家魏景山赴南京梅山铁矿采风,共同创作出其经典作品《开路先锋》,以细腻笔触描摹集体精神的震撼视觉效果。1972年陈逸飞独立创作的《黄河颂》,灵感源于钢琴协奏曲《黄河》,描绘了一名伫立的战士与身后奔涌黄河形成的动静对比之作,无形地传递着民族的坚韧精神。


1979年,陈逸飞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并创作了杰作《踱步》。这幅画作可视为陈逸飞33岁时的自画像,而《踱步》的诞生,也标志着陈逸飞对自我的超越和其历史观的成熟。借鉴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宽银幕构图,陈逸飞将自我绘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创造性地折叠线性时间,重构近代历史的重要时刻。

肃穆而静谧的展厅内,一幅幅彰显红色文化的经典作品,让我们回望了时代的痕迹与激昂,亦能感受到陈逸飞对崇高与美的无限追求。


20世纪80年代,陈逸飞远渡重洋赴美留学,这段经历不仅成为其艺术生涯的转折点,更让他在融汇中西文化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在这一时期,艺术家通过“水乡”与“音乐家”两大系列,展现了其作品中独具东方诗意的当代美学。

初至纽约,或是思念家乡之情浓厚,记忆中的江南水乡成为了艺术家的母题,《双桥》《周庄》等系列作品因而诞生。


画面中青瓦白墙、石桥流水的水乡景致,被艺术家赋予朦胧的光影与柔和的色调,展现出空灵而细腻的东方美学意境。

同时,西方艺术技法也启发了陈逸飞,“音乐家”系列是他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作于1987年的《长笛手》,描绘了一位身着黑色晚礼服的女演奏家,低眉颔首,轻抚长笛,虽是画作,画中人却仿佛拥有了生命力与文化流动的质感,令人惊艳不已。


水乡系列的温润与诗意,音乐家系列的细腻与象征寓意,让陈逸飞成为首位被美国主流艺术界广泛认可的中国当代画家,流连展厅内多幅经典之作,我们仿佛借由这些画中的人物,与艺术家完成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也让人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陈逸飞。



一部《繁花》,将老上海的摩登记忆用光影雕刻后呈现,鲜活的故事与那个时代的无穷魅力。和平饭店、黄河路、至真园...当空间成为物理怀念的载体,艺术就是那把打开时光之门的钥匙。导演王家卫选择用来自陈逸飞的经典作品,链接至真园饭店内发生的故事与时代间的专属记忆。


20世纪90年代,陈逸飞重返上海,并用他更为纯熟的技艺记录下这座城市90年代-21世纪初的摩登与变革。第三板块“海上风华”展现了艺术家对海派文化的独特诠释,揭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在这一展厅中,热剧《繁花》中至真园饭店的“彩蛋”也欣然登场。让人记忆犹新的李李与宝总“同款大片”,便是以这幅《仕女与鸟笼》为背景拍摄的。


画中的人物是陈逸飞所塑造的经典仕女形象之一,兼具现代与古典的独特风格。细腻静谧的质感,散发着上个世纪胶片电影般的朦胧之美。


《玉堂春暖》则是剧中至真园顶楼包厢中的李李“珍藏”。这幅画将昆曲《玉堂春》的戏剧张力嵌入画面,以油画呈现民国上海滩的浮世绘卷。剧中,身后那一幅代表李李品味与格调,又彰显时代风情的画作,与前景中势均力敌的人物形成微妙的呼应,仿佛一场无声的对峙。亦呈现出《繁花》所暗藏的艺术象征——老上海的风华,将以艺术为载体长存。

集历史意义与美学欣赏为一体的“仕女”系列,进一步展现出陈逸飞在东方美学上的造诣。以西方肖像画的光影语言描绘东方身着改良旗袍的女子,古典韵律与现代文化在画中交织缱绻,演绎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之美。

当我们步入“西藏”系列作品展区,一股厚重而浓烈的高地之风自画中而来。深刻肌理与炽烈色彩描绘着画中人物的精神与敬仰。


无论是海派风情,还是藏地文化,在陈逸飞眼中,艺术不应被单一地域或形式所禁锢,以多元文化实践着美的真谛。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在这一时期,陈逸飞以超前的视野提出了“大美术,大视觉”的理念,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媒介融会贯通,亦展现了其作为艺术家的非凡技艺。在展览第四板块“大视觉时代”,我们将欣赏艺术家跨界探索的多元艺术形式以及与上海间的紧密联系。


1997年,陈逸飞创立服装品牌“Layefe”,首次将“高级时装”概念引入中国,足以显示其“潮流”与先锋属性。跨界服装设计后,他以油画般的色彩搭配、雕塑感的剪裁线条,赋予时装以艺术品的DNA,一度掀起了上海滩女性时尚风潮。当下热门品牌ZUCZUG素然的创始人王一扬,也曾是Layefe女装首席设计师。


蓝调空间内,循环播放着Layefe时尚大秀,仿佛穿越至T台之缘,诠释出艺术家的时尚品味。


2001年,他还创办了影响深远的《青年视觉Vision》杂志,其编辑和作者团队汇聚了当时的众多青年才俊,如今已成为著名摄影大师的陈漫,就曾供职于此。杂志的栏目设置涵盖了人文、艺术、空间、时装、美妆、科技等多个版块,并挖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视觉文化工作者。



在上海的不少公共空间,也能找到陈逸飞的艺术作品。他助力艺术街区的规划与建设,参与浦东新区的艺术综合体与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东方之光》的构思与建设。其中,《东方之光》落成浦东世纪大道,以古代日晷为原型融合现代材料,晷针直指陆家嘴天际线,隐喻传统与未来的时空交错。


于浦东美术馆三层镜厅呈现的《东方少女》,是陈逸飞创作中难得一见的雕塑作品。


充满活力的少女,与窗外浦江的景色共呈,宛若一次跨越时空的丽人行,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在展览中,我们还得以欣赏到陈逸飞跨界电影行业的四部作品精简——《海上旧梦》、《人约黄昏》、《逃往上海》、《理发师》,沉浸式欣赏艺术家油画般的影调下的上海韵律。


其中,由陈坤和曾黎主演的《理发师》是陈逸飞先生未完成遗作。2005年,拍摄电影《理发师》期间,陈逸飞因疲劳过度引发胃出血而不幸逝世,得知此消息的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无偿接手了这部电影,并以陈逸飞的执导风格完成拍摄制作,以此缅怀挚友。


本次展览中的油画《思念》也是陈逸飞赠予友人吴思远所作,象征着两位文艺界传奇人物的友谊。

“大视觉时代”不仅是对陈逸飞跨界成就的总结,更展示出一位艺术家不断追求自我与美学的坚持。服装、电影、雕塑、城市公共空间,陈逸飞始终在进行一场庞大而华丽的美学实验,将他对美的认识融汇到每一处细节之中。



作为浦东美术馆2025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在跨越半年的展期内,将为所有来此观展的人们打造一场传奇而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同期,位于浦东美术馆一楼的文创商店也将上线系列展览周边单品,融合非遗苏绣技艺的装置摆件、精致笔记本及多样周边好物,让艺术的魅力陪伴寻常时光。


点亮人文探索的体验之旅,浦东美术馆同期展出的“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百年一触,Loro Piana的世纪之旅”等展览,以多元艺术风格碰撞文化之美,邀请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前来共赏美学氛围。部分展览将于五月结束展期,想一次打卡四大展览的小伙伴,可以趁五一假期前往哦!

即将到来的假期,不妨来魔都这座人文艺术地标打卡全新艺术大展,解锁你的《繁花》同款大片,感知陈逸飞先生带来的艺术盛筵!

「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

-展览日期-

2025/04/26至2025/10/12

「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

-展览日期-

即日起至2025/05/10

「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

-展览日期-

即日起至 2025/10/07

「百年一触,Loro Piana的世纪之旅」

-展览日期-

即日起至2025/05/05


-以上展览地址-

浦东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 ‍


电话(同微信):13916059299

邮箱:young@bangmedia.cn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