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4 月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智能驾驶规范化政策的大背景下,智能驾驶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这些政策从多维度对行业进行了规范与引导,如禁用误导性表述,要求车企在用户手册、宣传资料及车机界面中明确标注 “辅助驾驶”(L2 级),严禁使用 “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等模糊词汇,也禁止以 “公测” 名义推送未成熟功能,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同时,车企必须在车辆启动时动态提示功能限制,像雨雪天气、施工路段等场景风险,并实时监控驾驶员注意力,以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车辆拥有有效控制权。此外,还强化了技术验证与责任追溯,车企需对智驾系统开展 “研发 - 量产 - OTA 升级” 全流程安全评估,包括至少 10 万公里封闭道路测试及 1000 小时极端场景仿真验证,事故发生时,车企需提供完整的传感器数据、决策日志等证据链,配合监管部门明确责任归属,并且严格把控生产一致性,向工信部备案每一批次车型的智驾系统软硬件版本,确保量产车与申报参数一致,禁止擅自减配或违规升级,涉及智驾功能的 OTA 更新,需提前 15 个工作日提交变更说明与安全评估报告,获批后方可推送。
值此严格监管的背景下,4 月 22 日晚,华为于上海举办的 “以智能 创造可能” 智能技术大会上,携乾崑智驾 ADS 4 强势登场,其中 ADS Ultra 旗舰版支持高速 L3 ,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智能驾驶领域激起千层浪。
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采用了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世界引擎 + 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 架构),这一架构带来了显著优势。端到端时延可降低 50%,车辆能够对路况变化做出更迅速的反应,使得驾驶过程中的变道等操作更加丝滑流畅;通行效率提升 20%,无效变道次数大幅减少,在交通拥堵的路段也能更加高效地通行;重刹率降低 30%,让驾驶体验更加平稳舒适,宛如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操控车辆。
位于云端的乾崑智驾世界引擎,利用 AI 生成难例扩散模型,所提供的高质量、高密度的难例场景密度是真实世界的 1000 倍,实现了用 AI 训练 AI。在车端,全新发布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等模组,显著提升了车辆感知能力。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具有体积小、精度高、范围广的特点,可隐蔽安装,不影响整车外观设计,相比超声波雷达精度最高有 5 倍的提升,能识别消防箱、石头等异形障碍物,垂直方向的 FOV 视角是普通传感器的 2 倍,可对下沉台阶、沟渠等障碍物进行识别。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体积小巧高度集成,可在舱内 “隐形” 部署,同时大幅提升了远距离小目标检测能力,即便在夜晚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对于 30cm 高的小体积障碍物,AEB 也能做到 100 公里时速刹停。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结合华为在无线领域的分布式基站经验,通过创新的分布式架构,对于同一目标可获取 3 倍的感知信息,叠加 DSP 算法,实现检测置信度和分辨率的大幅提升,即便前方是静止障碍物也能识别,在大雾天气下,当驾驶员已看不清前方时,采用了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的 ADS 系统,依然能够对静止障碍物实现 AEB 刹停。
世界行为模型作为业内首个智驾原生基模型,具备全模态感知能力,并可根据不同场景调用不同的能力。例如在大雪场景下,基于专门训练的辅助驾驶模型,当之后遇到类似场景,它就会自动调用对应模型来应对,极大地提升了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CEO 靳玉志透露:“目前华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进行了 6 亿公里的高速 L3 仿真与验证,已为高速 L3 量产商用做好准备。” 全新升级的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为目标,持续增强主动安全能力。全新首发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实现了路面自适应 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哨兵模式增强等功能。
在车位到车位体验方面,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也实现了再次升级,将支持高速公路收费站 ETC 通行、车位到车位切换泊车代驾 VPD 功能。泊车代驾 VPD 功能更是能够实现地下停车场跨层通行、代客充电等全新功能,预计 2025 年 6 月,全国将有 10 万个停车场支持泊车代驾 VPD。
华为此次推出的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不仅是自身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在政策强调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当下,华为通过大量的仿真验证与路测,以及先进的传感器配置和架构设计,切实保障了技术的安全与稳定。其 “功能先行” 的策略,在让用户提前体验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便利的同时,也积极遵循政策要求,提醒用户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并且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推动法规的完善。
而那些此前过度吹嘘自家车辆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的企业,在华为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与合规操作面前,显得相形见绌,在短暂的安静中寻找下个自研突破点。
随着华为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落地与应用,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有望在政策的护航下,朝着更加健康、有序、创新的方向大步迈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