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拉开帷幕,亿纬锂能以“原位升级,一芯就行”为主题,携大圆柱电池技术、低空飞行器能源解决方案及全球首个跨洲锂电回收网络三大核心战略成果亮相,再次彰显其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技术领导力与生态整合能力。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革新者,亿纬锂能提出的大圆柱电池“原位升级”理念,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亿纬锂能副总裁江吉兵指出,大圆柱电池通过四大核心价值——标准化、原位升级、零膨胀、本征安全,系统性解决了行业长期面临的效率与灵活性难题。
标准化:10倍制造效率推动产业升级
大圆柱电池采用统一尺寸设计,系统零部件与成组工艺高度标准化,相比传统方形电池,其制造效率提升10倍。这一特性完美契合汽车工业对规模化、降本增效的需求,使电池真正成为“汽车标准零部件”,彻底打破过去十年因电池多样化导致的产能错配困局。
在新能源汽车迭代周期压缩至12-18个月的背景下,亿纬锂能通过“固定尺寸+多元化学体系”技术路线,实现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X)、三元锂(NCM)等化学体系的无缝兼容。电池电量、续航、充电时间等参数可灵活调整,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研发费用降低80%,为车企应对市场快速变化提供强力支撑。
大圆柱电池的圆形结构及全域发泡技术,使其生命周期内实现“零膨胀”,彻底告别复杂的应力管理。同时,双层热实心钢(1500兆帕)与航天级玻璃纤维(3500兆帕)的叠加应用,使电池包底部磕碰能量吸收能力达1000焦耳,超出新国标6.6倍,将本征安全提升至新高度。
伴随低空经济爆发,亿纬锂能针对飞行器行业痛点,推出分层技术路线,覆盖全场景能源需求:
短途高频场景(<320Wh/kg):通过高成组效率与低内耗设计,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适配物流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短途高频应用。
长航时需求场景(>320Wh/kg):采用软包电池技术路线,推动液态向固态电池迭代,助力飞行器突破续航瓶颈,加速低空经济从概念迈向规模化商用。
江吉兵强调:“飞行器航程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门槛,亿纬锂能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分层策略,为低空经济提供从‘能用’到‘好用’的能源支撑。”
面对动力电池退役潮与资源循环难题,亿纬锂能发布“摇篮计划”,构建全球首个覆盖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通过“全球化布局、数字化溯源、开放化合作”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产业从单向消耗转向循环再生:
全球化网格覆盖:在30余国设立回收网点,形成半径小于500公里的服务圈,实现“随退随收”的敏捷响应,降低跨国物流成本超40%。
全流程数字化溯源:依托区块链技术,追踪电池从退役到材料再生的全生命周期,确保资源可追溯、可管控。
开放共生生态:通过技术许可、合作共建等模式,联合全球头部车企与回收企业,打造跨行业、跨地域的产业共同体。
目前,该网络已累计交付装车超3.2万台,单车运行里程超21万公里,保持零事故记录,成为锂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实践。
从大圆柱电池的技术革新,到低空经济的场景化突破,再到全球回收网络的生态闭环,亿纬锂能正以“原位升级”为轴心,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全价值链赋能。正如江吉兵所言:“让圆去诠释完美,让世界因技术创新而更可持续。”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亿纬锂能的技术布局与生态实践,无疑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