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上海车展让人直观地感觉到,汽车产业变革确实已经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各家车企秀出多项颠覆性的“黑科技”引人惊呼。而在科技感满满的展台集群之中,矗立着一位看似“木讷”的家伙——一具双色的汽车泥模。
一半是手刮油泥的清晰纹理,一半是"一漆百色"的幻彩效果,这是油泥雕塑打磨出的光影魔术,也是长安马自达对工业美学与未来科技的巧妙融合,看似“木讷”的SUV上搭载着全球首发的4nm智舱芯片。这是长安马自达转战新能源的第二弹——EZ-60,也是此次车展上他们唯一推出的新车,可以说是“全村的希望”。
作为长安马自达转战新能源的战略级产品,EZ-60既延续了马自达标志性“魂动”设计,又高度融合了新能源车型所独有的科技感, 实现了工业美学与前瞻性智能科技的有机共振。
EZ-60:一半是工艺一半是科技
马自达的“魂动”设计旨在将野生动物的奔跑姿态凝聚成极具力量感与速度感的设计语言,赋予汽车鲜活和优美的姿态,让人一眼便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力。而这种极富有生命律动的形态,出自于工匠们对油泥模的精雕细琢。
当数字建模成为一种潮流,长安马自达用每年上百吨油泥的消耗量,书写着工业时代最后的匠人史诗。EZ-60车身8处精工曲面的雕琢,单张面700小时的打磨,16000个控制点的精准把控,透露出一种停留在机械复制时代的罕见执念。与此同时,这种古老的手工技艺在EZ-60身上绽放出了极具未来感与生命力的美学特色。
当行业陷入“鼠标形”设计的同质化困局,EZ-60用4850mm车身、2902毫米轴距的“九头身段”重构了电动SUV的黄金比例。EZ-60的首席设计师木元英二谈到:“为了避免截面整体过于圆润,我们在泥模阶段反复雕琢,又通过微米级的曲面张力调整,赋予了车身精妙的质感,从而兼顾年轻的现代感与质感。”
木元英二认为“造车如艺”,性能与美学缺一不可。为此,他用修长流畅的车身线条重构了传统SUV的笨重造型,还用D柱风道与流媒体后视镜的鲨鱼仿生设计将空气动力学与美学表达融为一体。最具特色的是EZ-60的尾部视角,车身后立柱微微悬浮于车身之上,像科幻片里的场景,极具未来感与力量感。
当然,EZ-60的科技感不仅体现在外观上,它还搭载了全球首发联发科技MT8676 4nm芯片、全球首发裸眼3D HUD。相比传统7nm芯片,4nm芯片晶体管密度提升约1.6-1.8倍,同功耗下算力提升约25-40%。裸眼3D HUD利用双目成像原理,可以实现眼球随动,3D导航让道路虚拟标志与真实道路无缝重合,让安全驾驶更轻松。
安全是长安马自达开发智能驾驶系统的不忘初心,也是他们在汽车设计上以人为本的坚定信念。发布会上,长安马自达取下了EZ-60身上的“一根肋骨”,制成了“史上最硬的车展邀请函”——它以2,000MPa的热成型钢制成,在全车占比86.5%。它在达到 2,073MPa抗拉强度的同时,居然能保持8.2%的均匀延伸率,强度提升40%,重量减轻19%,体现出了马自达在安全理念上的工匠之心。
当大多数新能源车将驾控乐趣视为燃油车的古早爱好,将沙发级的舒适驾乘体验作为最高追求时,马自达在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亦坚持保留它在驾控方面“人马一体”的核心特色。据悉,EZ-60首次搭载了连续可变阻尼悬架,以毫秒级的响应智能匹配不同路况与驾驶意图,配合马自达独家调校功底,实现了操控与舒适的极致平衡。
站在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的交际处,长安马自达以EZ-60的设计革新展示了自己的独特声音——让工匠精神在新技术的土壤中继续绽放。
长安马自达:顺流而上的工匠
当各家车企纷纷举起智能化的变革旗帜,将科技实力当作看家本领。长安马自达EZ-60的首席设计师木元英二的一句,“这是工艺品”,微弱却引发遐想,宛如数字洪流之中一位目光坚毅的工匠,一边顺着潮流奔跑,一边高举手中的精巧刮刀。EZ-60的设计理念,实际也是长安马自达的造车理念,有突破,也有坚守。
今年4月初,长安马自达开启"双百翻番"战略,提出了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提升至90%、年产销规模突破30万辆的战略愿景。据计划,自2024年起,长安马自达将保持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车型的节奏,全面覆盖轿车、SUV及MPV细分市场。去年推出的EZ-6 轿车在上市首月实现了2445的销量,但后续增长乏力。
今年,长安马自达瞄准中型SUV的火热赛道,推出了从外形到座舱都更贴合中国新能源市场需求的EZ-60,还推出了“订金膨胀”政策,以10元起订、每日递增的模式降低用户决策门槛,但目前还并未公布具体价格。这也侧面反映出长安马自达的销量焦虑,毕竟它确实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赛道。但既然选择用工艺致胜,就要接受时间的考验。
长安马自达的诸种巧思,有着日本文化特有的平静之下用力深厚的特点,看似不经意,实则煞费苦心,显示出当下新能源市场造车行动中难得的谨慎。比如坚持多动力路线,坚持智能化道路上的“务实进化”,不对辅助驾驶做太激进的尝试,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智慧座舱体验优化。在“高阶智驾”被明令禁止的当下,长安马自达在这方面的“保守”却恰好成为了一种“进步”,凸显出其真正的“智慧”。
从独特外形到智能座舱,EZ-60的诸项创新,似乎都是在深度洞察了当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后作出的差异化切入,这也是当下合资车企正逐渐形成的共识——将竞争更加激烈的中国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在合作中强化本地化运营的意识。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松田英久先生也在产品沟通会上表示:“中国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市场里面,我们意识到长安马自达是急需要电动化转型的,马自达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继续做新能源的投资。”
此次长安马自达的EZ-60设计,虽然看似仍由日本方面主导,但他们仍将本土新能源看作最值得学习和攻克的对象,正如木元英二称:“EZ-60的设计理念正是运用源自马自达的魂动技艺展示中国新能源特有的未来感和先进感。”他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就是“日本的设计如何能够突破目前中国整体的新能源设计框架?”
但木元英二也提到,在新能源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他不再准备用“新价值”去包装自己的设计,因为“新”的总是会被“更新的”淹没,“我们不想成为第二个新价值”,他在意的是这款设计是否是“最好的”、“永恒的”。这种顺应潮流但不跟随潮流的造车精神,或许值得当下所有汹涌的造车势力稍微慢下来思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