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发生在1870年的天津教案,当时流传洋教堂用小孩眼睛心脏制作新药的流言是真的吗?
二、处理此案的曾国藩为何被当时国人痛骂为卖国贼,并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
三、案件处理结果。
1870年的春夏之交,在天津望海楼法国天主教堂附属机构育婴堂的墓地。一群饥饿的野狗在觅食中,无意中刨出来了几具儿童的尸体。路过群众发现后,马上报官。随后,天津县衙的差役来到现场,经过进一步深挖,发现墓地之中共埋葬了近四十名儿童。
那些小孩是怎么死的?为何就埋在教堂的墓地?官方还没有调查结果之前,群众之间就开始先流传这么一个消息:望海楼的法国传教士要用小孩的眼睛和心肝配制一种新式的西洋药,为了得到小孩,他们收买中国人贩子,以每个小孩五两的价钱,诱拐了几百个天津小孩。他们把小孩剖肝挖心后再把小孩葬在墓地里。
消息传开后,舆论哗然。而后,天津县衙抓到了一个叫武兰珍的人贩子。据武兰珍交代,说是教民王三委托他诱拐儿童的。 武兰珍的这番话一下子坐实了群众的传言,一时间群情激愤,反洋情绪汹涌!天津民众纷纷罢工集会,自发地赶来包围了天津县政府办公大楼。要求政府主持正义,并高呼:洋人滚出天津!
毕竟武兰珍的供述还不能证明群众的传言就是真的。天津知县刘杰为了查明真相,实根据武兰珍供述,带着武兰珍去望海楼教堂指认嫌犯王三,但武兰珍没能指认出任何一个人,也说不出教堂内的细节。案件一下子无从追寻。
但数千愤怒的民众已经按捺不住,他们聚集在教堂外,情绪激动,向教堂内胡扔板砖,冲突一触即发。如何应对这种混乱的群体冲突场面?
刘杰没有经验,他不知道怎么安抚群众。更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处理。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Fontanier)却先怒气冲冲地带人来找刘杰交涉,给刘杰施加压力,让他马上解决问题。由于洋人骄横惯了,说话颐指气使。哪知刘杰也是有脾气的人,不肯听从丰大业的指手画脚。
骄横的丰大业气得抓狂,失去理智的他竟然拔出枪来,冲刘杰扣动了扳机。他没打中目标刘杰,却打死了刘杰的仆人。丰大业的行为进一步激怒了群众,况且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已经被洋人作威作福压抑得太久了,这种压抑在内心的怒火一旦爆发,就无法控制。
他们先是活活打死了丰大业和他的助手,然后冲进教堂,见到洋人就打。现场打死教堂里的十个修女、两个教士、两个法国官员、两个法国平民,之后又点火把教堂和育婴堂烧毁。
但群众还不解恨,接下来的几小时,骚乱不断蔓延,在骚乱过程中又有三个俄国商人被杀,四座英国和美国教堂被毁。另外他们对入教的中国人也不放过,三十多名中国教民在这场骚乱中被杀。 这就是“天津教案事件”。
事件的发展不仅超出刘杰的控制,而且震惊到了清廷。在当时,举国上下普遍认为这是“爱国的正义行动”,出手的民众是“民族英雄”,谁反对就是媚外,就是卖国。因为大家都坚信能激起如此多人愤慨的事情,绝不会是捕风捉影,一定是外国人做了不法的行为。
如何妥善处理案件,成了清朝统治者的难题。当时, 愤怒的不只民众,还有列强,他们派出使者向慈禧母子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惩罚凶徒,赔偿损失,不照做就开战!而且相关列强把舰队开到了天津,见识过洋枪洋炮厉害的慈禧如坐针毡。满足洋人要求,就难以平息民愤。但不满足,又不敢面对洋枪洋炮。
左右为难的慈禧想到了曾国藩,而且让曾国藩来处理此事也名正言顺,毕竟天津属于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随后,慈禧将此案交给曾国藩全权处理,但提出两点要求:第一点是不要失去民心;第二点是不要得罪洋人。
曾国藩深知此案棘手,但没有选择,他只能迎难而上。奉旨来到天津之后,曾国藩决定先顶住群情压力,从调查小孩尸体事件的真相入手,查明真相后再处理案件。他动用自己所能调动的资源,从头开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他最终把关于小孩尸体的案件真相查明。
小孩尸体的真相并非群众流传所说的,真实情况是:在当时中国,弃婴相当严重。很多人因为无力养活孩子,或者重男轻女,把自己的孩子扔在路边,让孩子自生自灭。教堂的修女教士发现后,收养了他们。一来教堂觉得救人是善心,二来把这些孩子养大后,让他们宣传基督教,有利于基督教的传播。无论当时洋教堂出于什么心思,客观上都帮助了这些婴儿,挽救了她们生命。成了当年的福利机构。
后来教堂觉得,靠他们自己的人去发现被遗弃的婴儿太难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救,他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鼓励那些不想养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主动送到教堂来。教堂不仅收养,还给他们一点钱奖励。
但没想到这些措施却催生了一条罪恶的产业链,一些人贩子见有利可图,就通过坑蒙拐骗,把孩子拐卖到教堂里。教堂也不分青红皂白,照单全收,好心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结果。被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为,教堂收购孩子要做见不得人的罪恶勾当。
至于引发案件的四十具孩子尸体,是因为这一年是灾荒之年,加上瘟疫流行,许多家庭已经无力养活孩子,家长就将孩子丢在路旁或直接扔进河里,许多孤儿便只能自生自灭。 育婴堂的修女、教士发现他们时,他们很多已奄奄一息。收留进教堂后,一部分孩子患病不治死亡。那些死了的孩子被教堂送出去埋了。有些埋葬的位置较浅,就被野狗给刨了出来。群众看到此景,联想到教堂平时“购买”的孩子,引发了谣言,又最终因为谣言而引发了此案。
案件真相查明,但如何结案才是难题。好在这一年的8月,当时的法国人被突然爆发的普法战争(法德战争)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死在遥远东方的国民。 经过曾国藩跟洋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的处理方案是这样的:以命换命,杀掉为首的煽动者;向各国赔银五十万两;派遣专员去法国“谢罪”。至于洋人要求让刘杰抵命,曾国藩坚决不让步。最后让知县刘杰以革职充军了事。
这样处理方案,虽然给洋人了一个交代。但难以平息民愤,注定了曾国藩的结局。一时间“卖国贼”的骂声汹涌而来。而朝野上下各种弹劾奏折也如雪片一般,都欲杀之而后快。因为天津教案, 毁掉了曾国藩数十年积聚的声名。
慈禧知道,曾国藩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属实不易,但此时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她召见曾国藩,说我知道爱卿不易,可是现在群情汹涌,现在爱卿、皇上、爱卿总得有一人入坑。曾国藩无从争辩,这个锅只能他背了,他跟慈禧说,这个坑我来跳吧!
慈禧略微有点小感动:爱卿深明大义,哀家甚感欣慰,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你是不能做了,就委屈你去做两江总督! 曾国藩平静地接受了安排,这已经是他最好的结果了。但自己一片丹心,最后却被骂卖国贼的委屈心里,实在难消,一年多后,曾国藩去世……
批评总是容易的,做事总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