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写作背景/ 注释及大意
原 诗
紫团参寄王定国
苏轼(宋)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蹙缩龙蛇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子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东坡笠屐图》 李公麟(北宋 局部)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十一月。苏轼时任定州知州,年57岁。
苏轼因直言政事,开罪于当政的旧党。于是,他多次请求外放至越州(治所在苏州),并未如愿。1093年9月,苏轼被任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督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劝农事、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这是苏轼在政坛上最后的辉煌。1094年6月,他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1097年,年已61岁的苏轼又被贬至海南岛儋州-宋朝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处罚。
诗题中的“王定国”,即王巩(1048-约1117年),字定国,号介庵。北宋官员、诗人、画家。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岭南宾州。苏轼“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五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几病死。”远在岭南宾州的王定国为了安慰苏轼,则在给苏轼的回信中大谈道家长生之术,说自己正在宾州修行。青牛君曾解析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此心安处是吾乡”),有兴趣的读者请查阅。
王巩(1048-约1117年)
诗题中的“紫团参”为人参(非今之党参),唐宋时贡品,约在明朝绝迹。李时珍《本草纲目》:“宋苏颂《图经本草》所绘潞州者,三桠五叶,真人参也”。紫团参产自太行山区高峻之处。在北宋时为极珍贵的药材,有强身健体、平息止喘之功效。贵为宰相的王安石也难以得到。
注释及大意
(待续)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有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