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前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广州白云法院审理的赵某年、张某燕假冒专利案入选。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

一、上海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姚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二、龙某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三、鲁某发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四、赵某年、张某燕假冒专利案

五、张某、孙某侵犯著作权案

六、刘某生、刘某侵犯著作权案

七、林某凤等侵犯著作权、刘某等销售侵权复制品案

八、汪某文侵犯商业秘密案

九、 罗某、孙某东为境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案

赵某年、张某燕假冒专利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赵某年、张某燕经营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起,二人在未经某中药研究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其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包装上印制某中药研究公司“一种马齿苋提取液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号,并销售假冒上述专利的化妆品。赵某年、张某燕销售假冒上述专利化妆品的金额为99万余元,查获尚未销售的假冒上述专利化妆品的价值为57万余元,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56万余元。

裁判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赵某年、张某燕犯假冒专利罪,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年、张某燕开设化妆品生产企业多年,明知使用专利标记或专利号应经过专利权人许可,仍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误导公众认为该化妆品是专利产品,属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情节严重,均构成假冒专利罪,遂判处刑罚。

典型意义

假冒专利罪规制的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虚假标记他人专利号使公众误以为其销售的产品系专利主体合法生产、制造的商品,损害专利权人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假冒他人专利的具体情形以及“情节严重”入罪标准,强化专利刑事保护。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案例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何雪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