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的湘西》19:家乡的清明雨细软像丝绸,押着伤心的韵


19:家乡的清明雨细软像丝绸,押着伤心的韵

其实,中原,洛阳是我的第二家乡,我何尝不是从心底里在爱中原,爱洛阳呢!

有一年的清明,不知什么意思,洛阳打了雷,闪了电。虽然可怕,也得赞美一下。这里的人们整日为干旱发愁,农民更是揪心扯肺,盼天公下雨,能有个好收成。春耕春播的时候,有雨就好。

我在日记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恰闻春雷震天吼,疑是身处故园里。

听到雷声雨声,疑在家乡。疑是家乡的雷,家乡的雨。

清明,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的,哪一个季节能比得上清明的满目新绿、温凉适宜呢?

清明时节,与我有割不断的情缘。

因为思念母亲,每逢清明时节就难以释怀。

可怜母亲命薄,早早地离开了我们。母亲啊,您的女儿真想您啊!只要看到别人家的母亲就会强烈地想念您……

家乡湘西的清明雨,总是细软得像丝绸一样,而且静悄悄的,那是押着伤心的韵,从锦绣心胸里滤出来的……

清明时节的郊游踏青者,都不需打伞,不然,必会辜负了湘西烟雨的诗意。在那诗意烟雨中行走而不打伞的人,都是雅人……

在家乡的年月,每当清明,我会和姐妹弟弟一起去祭奠母亲。

我们走在泥泞的路上,爬上龙池坪东边那个叫做佼佼坡的半山腰。佼佼坡是母亲的安息之地。

整个苍穹,都在哭泣。远远地望着母亲孤零零的坟墓,心中的泪、脸上的泪,就和着清明的雨,缠缠绵绵地流淌……

我们谁也不说话,走到跟前,就唤一声:“阿娘,你的儿女看你来了。”

我们摆好供品,然后,整理坟墓周围的野草。

母亲的坟丘正中,有我们亲手种植的翠竹。一蓬蓬郁郁的绿色,常年不懈、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家乡的人习惯在坟丘中间种植竹子。

我的阿姐,怕母亲孤独,就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在满是荒草、满是杂枝野蒿的乱石堆中平出一块地来。开垦出来之后,她总是去修整那块地,种上芝麻、黄豆、油菜。

阿姐把所有的思念、哀伤及希望,都哭给母亲听。守候在母亲身旁,渐渐地,她忘了忧伤,好似跟母亲一起在侍弄那块地。

在油菜花开的三月,满山金黄、满山花香气息的母亲的安息地,一派鲜艳靓丽的景致,在细而绵的清明雨里,托着我们虔诚的心意。

作为女儿,我的爱,我的情,最深,最重,几乎难以承担,但可怜的是,生活限制了我。


《牡丹仙子》

沁园春 牡丹仙子

玉簪奇功,宝石晶莹,纯美神圣。有戴露凝香,万花山涌,贵妃堆雪,真春武陵。且喜恩赐,憬悟人间,湘豫千载颂痴情。惟奉献,聚锦绣旖旎,典雅雍容。

国色天香神韵,伴唐宋笙歌绕曼影。得浑涵深邃,清风高谊,天地精神,意厚情重。好风美雨,传奇汗青,芬芳恒远满寰中。爱无尽,感娟娟佐佑,九朝滋荣。

后山学派杨瑾、李闽山、李益君、杨鄱阳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