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汽车子集团Aumovio于2025年4月23日上海车展正式启动品牌独立运营,并公开两大组合式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及本地化研发成果。此次发布正值该集团汽车业务分拆上市筹备期(计划2025年9月登陆法兰克福交易所),传递出从传统Tier1向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商转型的战略意图。

根据发布会数据,Aumovio当前全球员工约9.2万人,2024财年销售额达194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14%份额。此次展出的皓月Luna和繁星Astra组合式辅助驾驶系统,均由在华合资公司智驾大陆自主研发,涵盖主动安全、无图城区领航等高阶功能。贝瑞尔斯分析报告指出,其解决方案在单车价值增长率(4.7%年增速)上已显著超越全球汽车产量增幅,技术规模化落地或成未来三年业绩关键增长点。


▲繁星Astra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皓月Luna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一、双智驾系统对标行业头部玩家:无图方案与全场景覆盖

作为Aumovio技术输出的核心载体,皓月Luna与繁星Astra的组合首次实现从高速到城区的功能全覆盖。皓月Luna聚焦基础行车与泊车场景,集成12项主动安全功能,可支持最高130km/h车速下的车道保持及盲区预警,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复杂路况下的防碰撞需求;繁星Astra则突破无高精地图限制,通过BEV+Occupancy网络实现城区道路拓扑重建,实际测试显示在无标线乡村道路的横向控制误差小于8厘米。

智驾大陆CEO现场披露的研发进程显示,两类系统已通过200万公里中国场景实测,涵盖含26个省级行政区的特殊气候与地形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繁星Astra搭载的记忆泊车功能可自建停车场高精地图,支持跨楼层连续路径规划,当前数据库已覆盖全国超过3.6万个商业停车场信息。

二、本地化战略再升级:九成供应链实现中国本土配套

针对跨国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的响应效率痛点,Aumovio宣布其中国研发团队规模已达4000人,在华生产体系覆盖18类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包含激光雷达罩、域控制器等关键部件。此次展出的智能座舱模块化平台即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本土化闭环——该平台支持10.1至27英寸屏幕自由组合,时延控制在12毫秒以内,较上一代方案成本降低31%。

产能布局方面,常熟生产基地智能传感器产线扩产工程于2025年一季度竣工,可实现年产480万颗毫米波雷达的产能;在车路协同领域,其V2X通信模块获工信部认证,现已接入上海、苏州等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

三、技术储备:传感器+电子架构双向突围

面对汽车电子市场的激烈竞争,Aumovio在核心硬件领域同步推进垂直整合。其定制化显示屏解决方案已实现1.2毫米超窄边框与2000尼特峰值亮度,对比度达2,500,000:1,可适配高原强紫外线场景下的可视性需求;制动系统方面,继承大陆集团的MK C2解耦式线控制动技术,通过双电机冗余方案将制动响应速度缩短至120毫秒,满足L4级自动驾驶技术要求。

软件定义汽车生态构建方面,Aumovio的中间件平台已打通从MCU到SOC的异构芯片适配层,支持多方算法兼容开发。现场技术展示中,特斯拉视觉方案与华为激光雷达数据的融合验证试验引发行业关注,预示着未来跨生态技术整合的可能性。

结语:

随着Aumovio分拆上市进程临近,其技术商业化路径愈发清晰。不过相较于华为、博世等头部供应商,其在智能驾驶品牌认知度上仍需持续投入。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截至2025年3月,Aumovio智驾方案在前装量产渗透率约为4.3%,主要集中于合资品牌车型。此次技术发布能否助其打开自主品牌市场,将成为后续最大看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