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有很多人讨厌四月,那是因为这个时候有“飞絮”。准确一点来说,是“杨絮”。

因为这个时节银川有风,只要一吹,就把杨树上的毛絮吹飞起来,漫天飞舞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麻烦。比如敏感的人们,对于这个毛絮可谓深恶痛绝;比如有人说,这极大影响了日常生活,还影响了城市形象。



现在正是四月份,银川在有风的日子里,确实是毛絮漫天,喜欢的人觉得它美,不喜欢的人觉得它就是遭人嫌和恨!真可谓远观唯美,近看痛恨。

于是对于这个杨树,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

1、汽车开几年就要高温清洗一次水箱,因为满是毛絮。

2、三月风沙,四月飞絮,你跟我说银川宜居?

3、杨絮混着黄沙,漫天飞舞,遮天蔽日。人们遮头掩鼻,不胜其烦。

4、人们苦毛絮久矣!银川应该每年更换一部分街道上的绿化杨柳,逐步替换,让人们不再受飞絮之苦。

5、为什么不能把飞絮的杨树换成其他树种?

6、每每看到满城飞舞的毛絮,让人讨厌的恶心,有一种赶紧离开这个城市的想法。

7、早该砍了,改换其他树种。

总的来说,相当一部分人是支持把杨树替换或者砍伐掉的。



因为他们感受到的只有毛絮带来的烦恼和苦闷。很多人没有想过,其实,如今银川的绿化成果这么好,杨树也是出过大力的。

有个网友就说了:“在银川,把风沙抵御住的首要功臣,还是白杨树。”有一篇课文叫《白杨礼赞》,就直接说明的在西北干旱地区广为种植杨树的原因。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暴的困扰。于是,绿化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种什么树?一番考量之下,在备选的桉树、杉树、杨柳树、泡桐等树种中,选择了杨树。就是因为其生长速度快,绿化时间长,且树冠稠密,有很好的遮阴效果,再加上价格便宜,因而被推广种植,并在北方城市大量栽种。

银川也不例外。一个是随大流,另一个是银川处在高速发展期,大量的人口迁徙进入,需要尽快改善人居环境,杨树自然是不二之选。与此同时,由于银川有“百渠流润”,柳树插枝易活,于是柳树也同步沿着水渠、湖周围广为种植。

其实,银川是有机会替换掉这些杨树的,那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到鼎盛的天牛泛滥,继而进行的“灭杨”行动。如果那时候把杨树从绿化种植列表中去除,那么就没有今日“飞絮之扰”了。

而说起来,在历史上银川种植最多的树,有两种,一种是槐树,一种是柳树!根本没有杨树的份。它们广泛种植于明朝时期。这两种树除了有绿化功能,相对容易生长条件之外,还寄托了人们的思情。



因为在明朝时期,银川是由移民组成的一个繁华之地。人们来到银川,思乡之情日甚。种槐树,有“思怀家乡”之意,因为家乡村口都有一颗大槐树(比如洪洞大槐树);而种柳树,则是一种风俗和习惯。古代有“梅迎柳送”,“折柳枝送别”的讲究。

如今,随着环境条件好了,人们生活也安定安逸了,所以,对杨树的恨也能理解,因为生存条件满足了,是该考虑享受生活的,这漫天的飞絮怎么享受?

在很多人看来,历史终究过去,当下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