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彰显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职工的精神风貌、汇聚医院发展向心力,院工会精心策划“我与妇幼院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诚邀全体职工以文字为纽带,书写与妇幼院共度的奋斗历程、定格守护生命的温暖时刻。经严格评审,12篇佳作从70余篇投稿中脱颖而出。为延续这份医者情怀、团队温度与使命初心,推动个人成长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共绘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新蓝图,特开设“我与妇幼院的故事”征文展播,邀您共赏动人篇章。
住院楼南侧,从惠园小区的院子里探出的杨树总在清晨六点开始计数,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树梢时,树影正好指向收费窗口。2014年那个蝉鸣喧嚣的七月,我揣着报到证穿过树下,不曾想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与这排笔直的树木共同生长,在年复一年的光影流转中,刻录下生命的另一种刻度。
杨树影子每日在收费窗口的玻璃上划出一道道金线。收费窗口的计数器是我最初的算盘。一张张票据在指尖翻飞,零钞的油墨渗进指纹。有位总在正午出现的老人,总要将住院押金单对着阳光照三遍。直到某日他颤抖着递来最后一张收据:“这是孙女的救命钱,得记清楚啊。”那张被汗水浸皱的单据,教会我票据装订机咔嚓作响的声音,原是人间最郑重的承诺。
转岗财务科那年深秋,杨树正在褪去最后一片金叶。出纳岗的保险柜里,硬币在黑暗中碰撞出细碎回响,像极了窗外枯枝叩打玻璃的节奏。做现金盘点时,发现某张纸币上画着歪扭的太阳——窗口同事说,那是位残疾产妇留下的记号。这些特殊的“阳光钞票”,后来成为我们科这特有的幸运符。
预算岗的工作是握着温度的算筹,将散落的生命碎片缝合成完整的春天。那些沾着胎脂的经费申请书,夹着金盏花瓣的采购清单,在指尖化作流淌的溪流——新生儿科的温箱耗材是溪畔初绽的嫩芽,产房的无影灯预算成了照亮归途的星辰。预算表上的数字会渗出产房的温度。我们蘸着墨水的钢笔,写下的不是冰冷的额度,而是保温箱外守候的晨昏,是助产士手套上未干的血迹化作的露珠。当季度报表的印章像落日般盖下,另一边的老杨树知道,那些被我们藏进借贷符号里的心跳,终将在某片新生的肺叶里绽放成呼吸。
内控岗的流程图总让我想起儿时的七巧板。去年梳理退费流程时,发现某张作废发票背面画着歪扭的太阳——窗口同事用这种方式标记特殊退费。我在新制度里保留了这道“阳光印章”,让冷硬的流程长出人性的触角,这是我们为医院穿上的制度铠甲。
工资岗的考勤表里藏着秘密。工资岗的键盘在晨光中苏醒,我面前的显示器上,Excel表格如同等待检阅的方阵。考勤系统导出的原始数据带着各科室特有的气息——临床护士的打卡记录总在凌晨裂成碎钻,行政后勤的加班时长则像规整的巧克力块。
十年间,我的计算器磨损了十二枚电池,税控盘吐出一张张笑脸似的发票。财务室的档案柜逐年膨胀,如同孕妇的腹部。那些贴着不同色标的账册里,2014年的纸张已经泛黄卷边,2024年的增值税票还散发着新鲜的油墨味。
十年树影在水泥地面走出十万公里,我的工位从住院收费第三扇窗换到门诊楼财务科最靠里的桌子,虽不能一抬头就看见她,却始终与杨树保持着同样的生长姿态。或许我们都在进行某种光合作用——她们用枝叶转化阳光,我用数字编织守护生命的经纬。当某天杨树长得高过楼顶的红色字体,定会有新的年轻人站在这里,继续用计算器解码这座白色建筑里,永不凋零的春天。
张敏,中共党员,中级会计师,渭南市高层次会计人才。入职以来,多次获评年度考核"先进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获得建党九十五周年演讲比赛优秀奖。从事财务工作十余年,工作细致,作风严谨,始终以“数据精准护航决策”为准则,坚持业财融合与创新,迎难而上,以持续精进的职业追求为医院发展注入财务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