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一汽红旗以一场科技盛宴,展示了其最全产品矩阵及最新转型成果。其中,有千万级的顶级定制国礼“兰亭雅韵”,有面向主流市场的纯电SUV天工06,有搭载自研芯片的智能座舱,还有首次亮相的飞行汽车“天辇1号”。

自2023年宣布全面向新能源转型以来,短短两年时间,红旗的步伐稳中有进:新能源车销量以44%的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用户基数突破200万,核心技术专利累计突破1000项,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50万辆年销量目标。



全体系重构

自2023年宣布“All in新能源”以来,红旗的转型并非简单的产品电动化,而是一场涵盖品牌、产品和技术的全体系重构。这一战略的核心逻辑,在于将红旗的历史底蕴转化为新能源时代的差异化竞争力。

过去,红旗的品牌价值更多依托“国车”身份,其用户群体以政商精英为主。而如今,红旗通过金葵花子品牌与天工家族、H家族两大产品序列的划分,实现了品牌内涵的裂变。金葵花系列以“耀”“礼”“雅”“悦”四大国宾车队为核心,将非遗技艺、东方美学融入千万级定制车型,瞄准超高端市场;天工家族则主打智能科技与年轻化设计,覆盖15万-30万元主流价位。这种“顶天立地”的产品布局,既保留了红旗作为“东方奢品”的稀缺性,又通过大众化产品扩大市场基数。

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红旗将年营收的8%-10%持续投入研发,远超行业平均5%的水平。其研发资金重点聚焦全固态电池、车规级芯片和智能驾驶系统三大领域。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红旗投入超50亿元建立专项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攻克固态电解质材料、界面稳定性等难题,实现66Ah电芯量产验证,能量密度较主流三元锂电池提升30%,并通过枪击、针刺等极端安全测试;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红旗斥资30亿元启动“红芯工程”,联合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企业,突破5纳米制程工艺;在智能驾驶系统领域,红旗投资20亿元构建司南智驾技术体系,自建占地1200亩的全场景测试场,覆盖雨雪、沙尘、隧道等300种复杂路况,累计测试里程超1000万公里。在这种策略下,红旗两年内累计突破10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

技术普惠与文化奢享的双重实践

本届上海车展,红旗既有向下渗透的科技平权,也有向上突破的文化溢价。

售价17.98万元起的纯电SUV天工06,成为红旗抢占主流市场的利器。其搭载的司南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辅助,7纳米双核芯片实现“可见即可说”的语音交互,超级四驱系统响应速度达毫秒级。与同级竞品相比,其智能配置水平接近30万元车型,但价格仅为特斯拉Model Y参数图片)的60%。



“兰亭雅韵”定制版则是红旗文化叙事的代表作。车身采用“船式”轮廓与“高山飞瀑”前脸,尾灯设计灵感源自故宫宫灯,内饰中控台以“天圆地方”哲学布局,座椅皮革选用L-Nappa纳米生态离子真皮。动力系统搭载国内唯一自研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电控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4.2s。这款车型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东方美学与现代工程的融合载体。

以圈层服务带动价值共创

在新能源时代,用户运营的核心已从“卖车”转向“建圈”,红旗也期待通过差异化服务与深度共创,构建起独特的用户生态。

针对金葵花用户,红旗推出“五大专属”服务体系:专属本部团队提供24小时响应,专属渠道设立城市会客厅,甚至配备直升机救援服务。在“兰亭雅韵”交付仪式中,车主可获得非遗大师亲手制作的交车礼盒,这种文化仪式感的营造,将用车体验升华为身份认同。

对于天工家族用户,红旗尊享俱乐部通过高端论坛、政商资源对接等活动,将车主转化为品牌大使。数据显示,超过30%的新增用户来自老车主推荐,这种口碑裂变效应,在新能源市场。

在智能座舱领域,红旗灵犀系统引入DeepSeek大模型,能够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触发场景服务。例如,当系统识别到用户每日通勤路线后,会主动推送充电桩预约、路线优化建议。这种“无感交互”的背后,是红旗对300万用户出行数据的深度挖掘。



更具突破性的是用户共创模式的探索。硬派越野车启动全球命名征集,承诺向优胜者赠送001号车;改装端口开放计划邀请用户参与产品定义。这种“参与式创新”不仅提升用户黏性,同时也将传统单向的产品交付转变为了双向的价值共创。

集群式打法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全球化逆流与供应链动荡的背景下,红旗提出“芯片+”“绿电+”“氢能+”等产业集群,为行业提供了破解新能源“卡脖子”难题的红旗方案。

“红旗1号”芯片的诞生,源于其“红芯工程”的持续推进。该工程采用“定制开发+生态共建”模式:一方面与中芯国际合作攻克5纳米制程工艺;另一方面,通过“旗芯联盟”整合设计、封测、软件企业,构建国产芯片生态圈。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对外依赖,同时还能通过规模化应用摊薄研发成本。

针对电池安全的行业痛点,红旗研发的矩阵式立体绝缘防护技术,可实现“单电芯失效不起火”,并通过主动喷淋系统将热失控降温速率提升至20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其电池工厂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矿产溯源到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在氢能布局上,红旗依托东北极寒环境优势,在季冻区开展氢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链成熟。

记者手记: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突破50%,产业竞争焦点也已从产品力和价格的比拼转向体系化能力的一较高下。

从1958年手工敲出第一台“东风”轿车,到2025年飞行汽车划破天际,红旗66年发展历程浓缩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奋斗史。此次上海车展的成果展示,既是红旗对过往转型的总结,同时也是其面向未来挑战发出的宣言:通过全体系重构、全场景的“科技平权”、差异化的服务和用户共创,以及直击行业痛点的集群式打法,为中国品牌攀登价值链顶端书写新的注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