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镇平县召开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石佛寺镇、遮山镇、老庄镇、二龙乡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 围绕各自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特色举措、取得成果及未来规划展开介绍, 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镇平县凭借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资源,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石佛寺镇作为玉文化产业重点乡镇, 以 “春游石佛寺・五一欢乐购”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遮山镇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秀美灵动的自然生态资源与绵长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通过“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老庄镇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实现农文旅、产文旅、康文旅一体化发展,奋力打造“诗画老庄,和美樱乡”文旅品牌。二龙乡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民宿,融合林果采摘、香菇科普、中草药体验等,加快培育 “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农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热点问题

镇平县石佛寺镇镇长张博答记者问。

问题1:石佛寺镇此次“春游石佛寺·五一欢乐购”活动的筹备情况和活动内容?


答:此次,我们举办的 “春游石佛寺·五一欢乐购”活动,目的是让更多天南地北的外来游客领略玉产业魅力,感受玉文化氛围,享受沉浸式购物旅游。 活动 期间, 我镇将在玉文化博物馆区域设置 免费公交 换乘服务 , 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有玉影青舞、花光初梦的快闪舞蹈;有四圣巡游、国潮变脸的巡游演出;还有花开盛世、文创集市等系列打卡景点,带给每一位游客不一样的旅游购物体验。 为了更好地服务外来游客,我们面向全县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通过前期招募效果来看, 电商代表、玉雕大师、商户老板和在校大学生都踊跃报名, 社会各界响应热烈 。

同时,我们组织镇执法大队、公安分局和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力量,将在 “五一”期间, 持续抓好各大市场分行就市、诚信经营的各项举措,开展好人居环境提升和 “三大秩序”整治,在全镇营造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购物环境,进一步打响石佛寺镇“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产业名牌。

问题二:石佛寺镇作为玉文化产业重点乡镇,如何发挥玉文化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请张镇长谈谈石佛寺镇下一步有何打算?

答:我镇将始终把玉文化产业作为 “强镇富民”产业常抓不懈,做到“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强化产业项目支撑。坚持以政府为 主导 、以企业为 主力 , 以群众为主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力争 2025年招引2~3个超亿元项目,招引15个以上头部企业、大个企业进驻玉石智谷产业园,完成玉石智谷2期、中慕智能制造2期、 玉娇珑 年产 100万件和田玉智能 批量雕刻生产线项目 和新型玉石建材一体化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启动投资 50亿元的 “中华玉博城·文创综合体”项目、投资6亿元的 全球玉文化交易中心项目 , 为经济发展做强项目支撑,带动辖区更多群众务工就业。二是强化“三专”建设。一方面,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 “划行就市、归店经营、分类管理、打造精品”要求,完成镇区形象视觉符号、公共导视系统的设计安装,快速推进辖区内精品市场、精品街区建设进度,深入开展打击制售侵权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整治,引进玉雕产品国检机构进驻各大专业市场 。另一方面,以玉石智谷、中慕智能制造为试点,选取皓玉珠宝、大美珠宝等有实力、有资质的玉雕企业进驻园区,探索构建集 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精品展示、电商物流 为一体全链条玉文化产业带动体系,扩大企业用工需求,为群众致富做强链条支撑。三是强化“四个共富”。在充分发挥辖区内现有贺庄村快手直播基地、李营村玉石智谷电商直播工作室等 “共富街坊”“共富工坊”的基础上,整合各村特色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探索建立“共富”合作平台,持续优化镇区村利用现有玉雕市场项目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模式,鼓励引导各村激活利用村级资源要素促进村级增收。 目前,我镇正在探索实施强村公司运营模式,镇村两级已经与县农投集团、河南万帮创业有限公司进行多次座谈交流,并签订框架协议,计划由镇投资平台、仝家岭村级合作组织、县农投集团和河南万帮创业有限公司四方合作,成立仝家岭强村公司,通过 “投资+运营+收益共享”的模式,推动赵湾水库环线生态资源利用,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镇平县二龙乡乡长胡中岳答记者问。

问题3:二龙乡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种植业也成为群众们增收的主渠道,那二龙乡时如何立足实际,让特色产业搭乘旅游快车,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答:二龙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民宿,融合林果采摘、香菇科普、中草药体验等,加快培育 “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农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观光采摘带动全乡“果园经济”发展。引导群众通过三变改革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王坪村黄桃蟠桃采摘园、清凉树村车厘子水蜜桃采摘园、老坟沟村猕猴桃采摘园、凉水坪杏李采摘园,采取果园开放的模式,让游客入园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品尝时令鲜果 。二是讲好香菇故事,探索特色文旅发展路径。建设全县最大香菇生产基地 ——二龙乡香菇产业园和香菇科普园。通过实物展示、科普讲解和互动体验等形式向游客展示菌菇生长过程,让游客更加深刻的了解菌菇文化、接受科普教育;同时把菌菇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举办了菌菇采摘、烹饪比赛、美食展销等活动,游客可在专业向导带领下进入大棚采菌菇,亲身体验香菇从菌棒到餐桌的全过程。不仅吸引大量游客,更是提高二龙菌菇知名度,带动全乡11个村培育香菇种植大户300余户,年种植香菇350余万袋,50%以上的留村群众通过香菇产业就能获得稳定收入;三是“人种天养”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二龙 28万亩林地的优势资源,鼓励群众在林下进行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实行林药兼作、协调共生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药材的自然生长,提高药材有效成分,让药材从耕地回到原生态,让药效回到千年前。目前已在老坟沟、三潭、四棵、石庙等村发展栀子、连翘、天麻、黄精、金银花、山茱萸、杜仲等中草药材种植2万余亩。同时大力发展观赏经济,让中草药搭乘旅游快车,将中药材种植区开辟为旅游景点,将一座座连翘花山、一片片栀子花地、一串串黄精花海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把群众的民宅打造成“网红”民宿和农家乐。下一步将朝着构造中草药旅游特色村落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经济收入。

问题4: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民宿成为当下旅游业的一个新“风口”,咱们二龙乡如何加快民宿建设,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答:依托二龙乡山青水秀、空气清新、适宜养生等资源优势,全乡自南向北打造 “涯、沟、坪、石”四大特色片区。“涯”即猫耳涯民宿旅游片区,利用原有宅基地、老房子,开展临涯滨水度假民宿区建设。“湖”,即龙湖休闲度假片区,目前已完成投资 2000余万元的鲁冰花研学度假基地一期建设工程,建成了木屋民宿57间、联排写生别墅1栋、户外天幕帐篷20余座;正在高标准建设银河湾康养民宿群,8套高端民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另外7套正在建设中;同时引导群众通过整合、出租等方式将自己的宅基地、老房子发展成乡村民宿,试点建设的清凉树福林家园乡村民宿,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每逢节假日生意爆棚、一房难求;“坪”,即凉水坪观光亲水游玩片区。修建亲水堤坝,开工建设两座跨河大桥,推广奇缘山庄农家乐,打造亲水游玩区。“石”,即石庙生态观光片区。利用石庙村海拔 850米优势条件,依托原有石头村落、临水步道、大小正南沟等原始生态打造生态观光区。下步二龙乡将着重进行老坟沟松涛民宿群建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整体联动的发展模式,带动全乡民宿建设全面开花。在全乡构建以“乡村观光旅游+民宿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老庄镇镇长赵清莹答记者问。

问题5:近年来,老庄镇一直致力于打造“诗画老庄”文旅品牌,请问我们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文旅产业,擦亮文旅品牌的?


答:老庄镇 文旅资源深厚,矿山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便捷,樱桃沟种植樱桃近万亩,先后被评为 “河南省樱桃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成功申报绿色产品地理标识。我们依托 特色 种植 业 和养殖业 ,延伸产业链条,推动 “农业+加工+旅游”深度融合。一产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与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 赴山东考察, 引 进 山东 大樱桃、小吊瓜、有机番茄、哈密瓜等品种 ,增加大樱桃种植面积 3 00亩; 在 东湾村发展观赏鱼 高密度 水产养殖 220亩 。二产一方面围绕精深加工成立诗画樱乡果品加工有限公司,引进运营方, 实现樱桃酒、樱桃汁及其他农特产品自主研发生产,提高 农产品 附加值 , 凉水泉 村白酒黄酒和药圣药业均实现量产;另一方聚焦新型建材加工项目推进,引导中联水泥老庄矿区 、 洛阳 铜钼矿 业 、 金土公司 、 老寨坡矿区、三矿区等 项目完善产业链, 实施矿区 + 产业园 , 延链补链强链 。三产文旅搭台唱好服务大戏凉水泉 红岭山地运动公园、雪枫军事 研学基地、 越野基地、露营基地、盘道岭观景台和民宿农家院落地开花,特别是观景台已成为全县新的网红打卡地。 2024年全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老庄镇成立 “诗画樱乡”旅游开发公司,统筹资源整合与品牌推广。一是推进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打造老庄镇一日游、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并投资 700余万元完善公共厕所、停车场、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二是开展多元化宣传策略:今年以来,我们创新文旅宣传渠道,拍摄短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平台推广,并制作老庄镇文旅系列短片,其中部分短视频被河南日报、新浪网、南阳文旅、镇平文旅转发。 3 月中旬央视 CCTV4和CCTV13播放了老庄镇樱花盛开的报道。三是组织文旅培训学习:2025年 组织群众外出西峡老界岭、西安袁家村、许昌鄢陵等地多次考察学习,引导本地群众参与, 推进全域旅游 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

问题6:老庄镇通过发展文旅产业让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我们是如何通过“三专”机制实现群众共富的?

答:老庄镇运用联农带富机制,实施 “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村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集体参与、龙头企业为主体、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骨干、群众入股收益的新格局。同时聚焦“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三专建设,培育凉水泉康养村、小西岗草莓专业村等示范点,形成 “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其中凉水泉村白酒黄酒、双孢菇、余堂村手工粉条、土蜂蜜、江田果营夏营村樱桃、小西岗草莓等农特产品远销省内外。目前,全镇每户收益年增长20%,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其中,舒萱、兰溪等合作社成为我镇“共富工坊”的代表,涌现出李军、秦克增、赵丰涛等致富带头人。

遮山镇镇长李春龙答记者问。

问题7:物华天宝遮山下,人杰地灵潦河畔。遮山镇作为南阳后花园,镇平东大门,有着丰富的农文旅资源,请简要介绍下遮山镇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的主要优势?


答:遮山乡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 : “ 秦岭余脉峰连山,长藤结瓜到遮山 ”。 遮山是南阳 九架孤山之一,是镇平的东大门,南阳的西花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境内沪陕高速、二广高速纵横交接, 312国道、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宛平快速路、S330即将接通双城。自镇区出发6分钟可达遮山高速出入口,15分钟内西达镇平县城,东到南阳市区,40分钟抵达南阳高铁站,1小时覆盖豫鄂陕三省交界区域;交通极为便利。

遮山镇镇域面积 6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40平方公里,有遮山、长溜山、鳌山、白鹿岭等山丘纵横,山缓沟深,森林覆盖率高达45%,遮山南区已发展万亩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含量常年保持在3000个每立方厘米。遮山东侧以潦河为界与卧龙区接壤,15公里潦河生态廊道蜿蜒有致,水清景美,境内7座水库星罗棋布,总库容312万立方米,形成有山有水有风光的森林氧吧。

遮山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遮山的名字来自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刘秀因在此山遮挡王莽追兵,避难成功,建立东汉后命名 “遮山”。有水饭店、先王庙、苍龙潭、刘秀拴马桩、东汉“娘娘坟”、涅阳“公主墓”等历史遗迹,令人神往。

遮山是一座红色小镇。这里有开国将军孔令甫、革命烈士魏明伦故里,著名将领孔令甫避难地和全县参军人数最多的红色村庄魏营村;我们还是一座康养小镇,不仅有医圣故里张仲景的传说,更有白芷、艾草、金丝贡菊等百亩中医药种植基地、南阳周边最规范的佛教 静修 道场 鳌圆寺、色彩斑斓七彩沟 等旅游打卡地;我们更是一座工业小镇,石油二机厂旧址里,古朴建筑沧桑挺立,见证当年 “三线厂”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如今镇区东部建成了3.9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静脉产业园、物流仓储基地,有龙成废旧钢铁回收、康卫电子拆解、万德隆物流综合体等企业100余家,整体营业额超30亿元,工业产值贡献率位居全县前列,为遮山文旅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

问题8:今年“宛平一体化”战略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市级战略,给遮山镇带来了前所未有新的巨大发展机遇。请介绍下遮山镇是如何推动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

答:遮山 作为 “ 宛平一体化 ” 战略的重要节点, 实施农文旅融合能够促进遮山区域城乡协调、三产融合、工农互补,打造南阳市民提供优质休闲目的地、扮靓镇平形象东大门。近年来,遮山镇积极落实县委要求,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全面打造。

一是高度重视将农文旅发展作为遮山 “高端制造协同区、物流仓储集聚区、文旅康养休闲区”三个发展定位建设之一。全镇锚定目标,主要领导亲自参与高位部署推动; 运用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 全面规划遮山文旅资源;多次外出考察学习, 凝聚 农 文旅融合发展思想共识; 深入推进 “农特产”加载文旅元素,进一步将遮山的各项资源优势向文旅倾斜; 全力打造 新的 增长极 , 建设新遮山,以遮山农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 “宛平一体化” 。

二是强化宣传。我们抢抓县委、县政府 “一带三环多片区”和美乡村建设布局,聚焦“农文旅”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承载,充分利用本地原生态山乡生态优势和丰富历史文化特色,组织镇通讯员、摄影家协会、文联等在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多彩遮山,邀请省、市电视台来遮山拍摄专题宣传片,我们的退休老干部更是积极发光发热,对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南阳市招商投资促进会、南阳汉文化研究会挖掘、研究遮山汉文化、中医药文化,来提升遮山知名度、美誉度,为遮山文旅宣传造势。

三是全面打造。突出重点,扮靓遮山。近年来遮山镇发挥龙头效应,修建遮山、鳌山环路路基,打通两座山的文旅环路,修建观光平台,便于群众近距离体验遮山 。 串点成线,全域联动。落实县委打造文旅环线的要求,遮山镇与柳泉铺共同打造了鳌圆寺 -坤元宫-韩沟水库-七彩沟-苏家沟-万亩森林公园-陈所沟-二机厂-遮山的长达20公里的文旅线路,将途经的鳌园寺、七彩沟、老虎沟、白沟水库、陈沟千亩观赏菊园、二机厂旧址等景点连点成线,该线路东联高速口、西接柳泉铺,沿线融合各类农文旅要素 。 横向融入,对标提升。我们按照县委要求,积极推进遮山文旅向老庄镇、二龙乡成熟景区联动,对标提升,打造集 “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镇平东北部文旅黄金带,让游客畅游镇平醉美环山路,体验乡村之旅慢生活,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是招商引资。遮山镇文旅起步晚,基础薄弱,但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为此,我们一方面注重项目包装来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已完成遮山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申报,配套环线道路硬化、照明、水网以及服务设施;申报 “引潦济遮”项目,将潦河水引向遮山,实现以水润山。筹划“潦河文旅综合体”项目,推动潦河“一河两岸”携河发展,以文旅项目推进交通互联、生态共享。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寻找社会投资人,开发引爆点。我们整合汉文化、仲景文化、红色文化、石油工业文化等资源,通过加快遮山文旅环线建设和周边文旅元素叠加,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引进社会资本参与。

来源:镇平传播 通讯员:吴仪菲

审核:杨旸 校对:王远 编辑:李树娴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zpwlk@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