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西安市雁塔区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十年纪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并答记者问。雁塔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尤骥,党组成员、副院长陈为,速裁审判庭(知识产权审判中心)庭长何燕出席,综合办公室主任贾姗主持发布会。
自2015年成为陕西省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以来,雁塔法院秉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以“规模做大、品质做高、影响做深”为导向,打造“赋新雁”新质生产力和“雁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拓展“1+2+N”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1”指一个审判中心,“2”指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与诉源治理双机制,“N”指联动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该法院先后获评“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相关保护体系入围“陕西省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4年,雁塔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574件,其中刑事案件52件,近三年收案5475件,调撤率达81.3%,判赔金额累计5915.9万元。审判工作呈现案件总量增长、类型集中(著作权、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占比超70%)、质效向好、结构多元化转变特点,同时面临侵权主体复杂、疑难及涉知名品牌案件增多、新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纠纷涌现、电子证据广泛应用等新挑战。
此次发布的十个典型案例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类型,涉及高新产业、生物医药、影视作品、红色经典等领域,例如某生物医药企业商业秘密侵权案、红色主题文创作品著作权纠纷案等,通过裁判彰显“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向社会传递维护公平竞争的强烈信号。
在回应记者关于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的提问时,雁塔法院表示,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方面举措推动纠纷化解:一是构建“法院+”多元解纷机制,联动市场监管、版权局等部门及行业协会,近三年通过该机制化解纠纷超千件;二是推行示范诉讼制度,针对同类批量案件选取典型个案“以案释法、以审促调”,带动500余件同类案件调解;三是强化源头治理,针对频发纠纷行业发出司法建议23份,推动规范行业经营。
谈及下一步规划,雁塔法院明确将聚焦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严惩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化对驰名商标、老字号等品牌的保护,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推进审判团队专业化建设,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以高效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会现场,雁塔法院表示将持续发挥审判职能,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