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普陀区检察院举办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文旅局共同会签《侵犯游戏软件著作权犯罪证据收集和审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围绕侵犯游戏软件著作权证据收集审查、知识产权案件行刑衔接等提出全面规范的指引。
近年来,普陀区检察院注重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保护,强化全流程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以高质效检察实效支持全面创新,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办理了热销英语学习机侵犯英语书籍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知识产权典型案件。
办理的全国首例故意避开医疗设备软件技术措施、侵犯著作权案,明确技术措施认定方法以及间接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刑事规制路径,入选了最高检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24年以来,共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61 件。
推动类案适法统一 破解网游著作权保护难题
伴随着动漫游戏、数字创意等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普陀区检察院近年来办理了一批涉网络游戏案件,办理案件中,如何构建有效涉网络游戏侵犯著作权证明体系,如何从源头上注重证据收集、审查认定成为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办理一起离职人员将游戏源代码“换皮”上线运营的侵犯著作权案时,围绕案件著作权权属认定、电子数据取证、游戏软件比对鉴定等详细提出侦查引导意见,接续做好审查起诉,依法提起公诉。普陀区检察院发现,涉网络游戏侵犯著作权案件中,对角色形象、界面设计等“视觉皮肤”的判断相对直观,但涉及核心玩法、规则等“技术骨架”的判断认定往往面临诸多难题。
针对此类案件权利类型多样、手段复杂等特征,为推动类案适法统一,该院在系统梳理涉著作权类案办理实务难点,充分调研基础上,起草了《指引》,并听取公安机关、文旅执法等部门等意见共同制定,通过明确电子证据固定规则、建立犯罪事实查明体系、完善比对认定标准等规范,为解决该类案件诉讼周期长、权利人举证难等实践难题提供方案。
《指引》细化明确各单位在数字创意产业上知识产权保护职责,理顺案件办理程序机制。明确公安机关办理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应当商请检察院提前介入。检察院应落实“一案四查”机制,同步审查侵犯著作权案件是否涉及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履行相应职能。
《指引》构建侵犯游戏软件著作权犯罪事实证明体系。提出证明实质性相似,可以通过软件相似性鉴定、软件代码是否存在相同的特定表达、错误、暗记、组织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具书面意见、收集游戏玩家评论信息、询问软件开发、发行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等多种证明方式。
《指引》归纳总结重点证据的审查要点,提示办案人员审查判断事实证据。《指引》围绕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大小、反向排除、事实综合认定方法等问题给出针对性意见,帮助办案人员要素式审查认定事实证据。
讲述办案故事 热议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
热销英语学习机竟有百余部盗版英文作品?“偷”走文章会付出怎样代价?售卖破解版的密钥工具也涉嫌知识产权?活动现场,检察官介绍了该院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情况,讲述了全国首例故意避开技术措施型侵犯著作权等案件办理始末,真实生动的案事例引发热烈讨论。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希望检察机关能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帮助企业防范风险。”“通过这次开放日,我们感受到司法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创新成果不容侵犯,违法必受严惩。”
原标题:《普陀区检察院主题开放日聚焦高质效办案,“办案攻略”破解网游著作权保护难题》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通讯员 姚彦静 朱鹏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