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的花园洋房,一两百万就能拎包入住,打开社交媒体,类似的房源广告可能你也刷到过。那么,这些房源是真实的吗?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套路?


“黄浦马当路带花园露台洋房公寓,92平方,总价192万拎包入住。”“徐汇衡山路花园洋房,150个平方,270万拎包入住,外地人可购。”在各社交平台上,这类诱人的低价房源视频比比皆是。

一个名为“上海捷遇房地产客服”的账号里,有大量低价不限购的市区小洋房营销视频,一些视频下的留言多达上百条。


记者在一条视频下留言后,很快收到了私信回复,要求记者留下联系方式,随后就有网名为“好想休息”的工作人员前来添加微信,并发来一堆房源信息。记者表示,就想看视频上的这套小洋房。对方却表示,那就是用来引流的,并非真实房源。最终,记者被安排去看了另外一处大厦里的所谓“公寓”。过程中,带看中介承认,纯粹就是用虚假房源来引流。“这个地段这个价格怎么可能买得到?起码几千万那种房子,就是做一点好的视频把客户引流过来。”

当天,记者被带看的三处房源实际均为上海已叫停多年的“类住宅”性质,用于居住的话都涉嫌违规。中介还透露,从线上假房源引流到线下带看,他们公司有明确分工。“我们公司分三个步骤,发作品的是一个人,你如果看中他的作品了加微信或者留电话,中间第二个环节就是‘好想休息’约你,他把你约出来他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然后我这边是负责带看,我们分工很明确。”


接到记者的线索后,4月25日上午,属地城管部门对所涉的上海捷遇房地产进行了上门调查。现场的一块小黑板上,还赫然写着如何拼接虚假房源短视频和业务员的获客指标。

嘉定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陆琴表示:“公司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下载一些素材进行拼接和编辑,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涉嫌违反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企业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已经被立案查处。”


针对一些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和经纪人员发布虚假房源营销、引流的问题,今年市委网信办已指导属地平台清理了2700余条虚假房源信息,处置了230个违规账号。“依托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研判意见,指导平台清理不合规的、低价的房源信息。”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管理处司机调研员陈廷雯介绍。

而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专业中介机构之外,网上还充斥着大量以个人名义发布的虚假房屋营销视频,甚至还能搜到中介获客渠道的营销信息,比如提供AI服务,支持多账号代发图文,自动生成虚假的房源介绍视频等等。“有AI帮你直接代聊客户,然后采集客户的手机号码,通过后台推送到你手机上,只要直接拨打约看就好了。”


据了解,目前房管及城管部门,主要针对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及房地产经纪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认定与约束,这可能会让一些所谓“个人”钻空子。对此,专业人士表示,治理网络虚假房源,需要多部门间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对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说“不”。

行政法律师陈振宇表示:“个人账号如果和中介公司存在某种合作,市场监管部门是可以进行处理的,因为牟利了;此外,如果把个人信息卖给或者是以不当方式、未经客户同意给到中介的话,那也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违法行为。”


节目播出前,嘉定区城管部门发来消息称,当事人已承认违法事实,城管部门已完成案件调查、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移交房屋主管部门进行后续调查处置。

上海市网信、房管等多个部门对于房产类自媒体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维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规范市场优化营商,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看看新闻记者: 彭菁菁 张羽飞(见习)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王岑峰

摄像: 徐进 王毅

责编: 李吟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