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象新闻报道,4月24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记者: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请问,您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外交部发言人: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特朗普(资料图)
据央广网报道,在最近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在回应美方有关中美关税战将很快降温等表态时,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应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滥施关税,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不仅无助于解决美自身问题,反而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民众生活消费,已经遭到国际社会和美国内强烈反对。
中美关税战的后续情况再次成为焦点。而最新的情况是,中美两边的口径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特朗普释放对华关税缓和信号。首先是美国方面多次释放缓和信号。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会降低对华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表示已经和中国进行关税谈判,并且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什么特朗普要对中国妥协?自从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以后,145%的对华关税已经导致美国企业成本持续攀升,国内供应链出现紊乱。
特朗普(资料图)
报道称,特朗普在和现实做较量时,生动展现了采取最强硬路线所需要付出的政治经济代价。他在4月初悍然反动这场贸易战,幻想着能回到一个更简单的时代,只需要施加“惩罚性关税”,就能迫使全球企业迁移到美国建厂。可到了4月末,他却发现,现代供应链世界远比其预想的要更复杂,且关税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也远未可知。特别是在一通色厉内荏的对华讹诈后,《纽约时报》发现特朗普先“眨眼”了,报道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私下表述称,他们承认未能准确预测中方反应。
美国知名经济学者、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近来推出的一篇重磅长文,标题特别叫板这个“特朗普牛皮”,贸易战易输。波森分析,不是华盛顿,恰恰是北京,在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关税战中拥有升级主导权。与特朗普的认知判断相反,中国拥有更多手段放大美方痛感,而美国反击空间其实有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方对华高度依赖,尤其在一些关键领域,诸如原研药成分配料、稀土材料乃至部分芯片等,美国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品填补缺口。
据法新社报道,23日被问及华盛顿是否在与北京谈判时,特朗普说“一切都很积极”。对于美国是否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进行直接接触的提问,特朗普回答“每天都有”。不过当天早些时候,贝森特说,“双方正在等待彼此之间的对话”。他称,美中两国降低向对方征收的高额关税才能开始进行谈判。英国《金融时报》说,贝森特否认了美方将单方面削减对华关税。但他23日再次提到,美中都不认为目前的关税水平是可持续的,“两国之间贸易中断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关税战本就是由美方单方面挑起的。,美方不时地搞些关税小动作,一会儿宣称要加税,一会儿又释放出减税的信号,仿佛是一场荒诞的闹剧。他们一边声称要与中方达成协议,一边却又不断施加极限压力,这难道不是真心谈判的态度吗?中方的立场一直非常明确:打,我们奉陪到底;谈,大门始终敞开,但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之上。这绝空话,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底气和立场。此前,中方对美方不断加征关税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