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盘看似精妙,实则是“饮鸩止渴”的短视之举。其先对70多个国家发出威胁,若不限制与中国的贸易,便将面临高额关税的制裁大棒;紧接着,又抛出关税豁免的“胡萝卜”,试图引诱各国配合其对中国的制裁。这种“威逼利诱”的组合拳,让不少国家陷入两难困境。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日本对美出口在其总出口中占比超过20%,汽车产业更是高度依赖美国市场。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公开表示,只要特朗普停止加征关税,日本愿意做出一定让步。然而,日本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艰难权衡,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也有着巨大的利益关联,这使得日本难以轻易完全倒向美国一方。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中国的贸易。美国《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罗杰·卡玛发表长文指出,特朗普政府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与中国的较量中占据上风,实际情况却是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而中国多年来也已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经济反制武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声称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仅为中国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中国“必输”,这种观点被事实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美国国内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乱成一团。美国街头爆发了700场抗议活动,华盛顿白宫门口被示威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高举“关税滚出美国”“停止解雇公务员”等牌子,表达对关税政策的强烈不满。小布什、奥巴马、克林顿三位前总统也罕见联手,痛批关税政策如同让美国在悬崖边飙车,十分危险。面对国内的混乱局面,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连发5条帖子,一边试图将太平洋垃圾问题甩锅给中国,一边呼吁企业家前往美国建厂,然而评论区早已被网友们“关税导致鸡蛋涨价”等骂声淹没。
特朗普(资料图)
不仅如此,美国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州州长纽森公开起诉特朗普政府,并向全球贸易伙伴喊话“绕过白宫,直接和加州谈生意”。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加州的这一行为无疑是给了特朗普重重一巴掌,也让外界清晰地看到美国内部已经陷入混乱。
特朗普原本企图拉拢盟友共同对付中国,结果却惨遭打脸。英国财政大臣公开吐槽与中国经济脱钩是愚蠢的行为;西班牙首相访华后迅速签下300亿欧元新能源大单;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直接呼吁欧盟企业不要在美国投资。这些事实表明,国际社会对于特朗普政府的不合理要求并不买账。
对此,中方迅速做出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若出现此类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必将坚决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中方有决心、有能力维护自身权益。在声明中,“坚决反对”与“必然反制”等措辞,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在贸易领域,中方对配合美国制裁的企业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在金融战场,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引发华尔街震荡。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实力和底气。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主持“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安理会阿里亚模式会议,包括安理会成员在内的80多国与会。傅聪指出,美国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本质上是以关税为手段颠覆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之上,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来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他强调,面对美方倒行逆施,中国果断采取反制措施,不仅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如果美国真的想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就应采取平等、尊重和互利互惠的态度。极限施压、威胁讹诈绝不是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此次挑起对华关税战,与第一任期时的贸易战相比,多边性成为显著特征,将关税战延伸至第三方国家。在此背景下,此轮中美关税战的未来走向更加严峻和复杂。但中国具备应对美国滥施关税、遏制打压行为的实力,过去几年,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压力,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展现出突出的韧性,制造业的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扩大。尽管美国在与其他国家谈判时,有关中国的条款制定会给中国带来新挑战,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妥善应对。中国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及多边贸易体制,在这场国际经贸博弈中,稳步前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