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盛蕾 曲莎莎

4月22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典型案例。在该案的办理中,检察官全面审查梳理案件证据,引导公安机关在依法认定3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职务侵占犯罪的基础上,增加认定3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提起公诉后,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认定的罪名和事实,判处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有力保护了对企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商业秘密,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护航企业行稳致远。该案件的成功办理是近年来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知识产权案件的缩影。

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90件289人,件数同比上升32.3%,人数同比上升40.9%,办理了全省首例以侵犯著作权犯罪对盗版服饰开展打击的刑事案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2024年,在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保障权利人依法提起民事诉讼28件,法院判决赔偿权利人损失440余万元。

出台《服务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市检察院成立“检为宁知”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配齐配强“四检合一”“捕、诉、监、预、服五位一体”办案力量,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牵头联合江苏、安徽共11家检察院成立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盟,会签工作文件,探索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跨区域案件办理、协同保护机制等。与市市场监管局、文化版权执法总队、工商联、知识产权局等建立完善协作衔接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组织全市13家基层院在科技企业集中的23个园区设立“检察官工作站”,集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创新发展一线。针对园区高新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商业秘密保护等关键环节,检察官通过“一对一”法律咨询、典型案例剖析、专题法治讲座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指引。建立“园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体系,对企业反映的侵权线索科学研判、全面审查,切实以检察履职护航园区企业创新发展,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