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宛如城市的灵魂与血脉,悠然流淌。

这条源自拉多加湖的河流,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最终汇入芬兰湾,全长 74 公里,其中 28 公里在圣彼得堡市区蜿蜒穿行。


圣彼得堡因涅瓦河支流与运河纵横,形成 42 座岛屿与 700 余座桥梁,被誉为北方威尼斯。涅瓦河以千姿百态的桥梁、沿岸古典建筑群和四季变幻的景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浪漫之旅的胜地。

漫步河边,你会发现河上的桥梁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艺术杰作。

最神奇的是,凌晨 1—2 点,所有桥梁会开启,万吨巨轮得以穿行,上演 水陆交替”的奇幻场景,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沿岸建筑群浓缩了俄罗斯帝国的辉煌。

彼得保罗要塞的六棱古堡,见证北方战争的历史,岁月斑驳了城墙,却抹不去它的沧桑与庄严;冬宫的蓝白外墙与金色尖顶,在阳光下闪耀,彰显巴洛克风华,仿佛诉说着曾经的奢华与权力;圣以撒大教堂大教堂的镀金穹顶与四根螺旋立柱直指苍穹,作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之一,宏伟的气势令人心生敬畏。


冬宫桥的镀金尖顶与海军总部大厦的古典立柱相互映衬,蓝桥与邮局桥以新艺术风格雕饰让人眼前一亮。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滴血救世主教堂等地标,更是让河岸成为流动的历史长廊,每一处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回忆。

从阿尼奇科夫桥码头或冬宫码头启程,游船缓缓前行,两岸风光如画卷般展开。游船犁开薄雾时,三桅帆影与欧式建筑群在镜面河上相拥,石砌堤岸将三百年荣光折成倒影,等待下一场暮色浸染。

彼得夏宫的金色喷泉群倒映在碧波中,阳光洒下,波光粼粼;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静静停泊,它的炮口沉默着,却仿佛能让人听到历史的回响,诉说着革命的史诗;叶卡捷琳娜宫的琥珀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精美的工艺与华丽的装饰,让人目不暇接。

冬季,河面冰封如镜,两岸建筑披上银装,游船在冰面上破冰前行,成为一幅浪漫的冰雪画卷;夏季,绿柳成荫,河风轻拂,带来彼得保罗要塞的钟声,与街头艺人的手风琴旋律交织,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涅瓦河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符号。

普希金曾在此写下《我站在涅瓦河上》,赞颂它的温柔而坦然。

当你站在河边,读着这首诗,仿佛能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到那种对河流的热爱与赞美。


列宾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河畔写生,他们专注地捕捉光影变幻,用画笔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2024年笔者路过河畔,遇到一位极具艺术气质的画师,他以和谐的舞姿画完了一幅油画,背景就是涅瓦河大桥和圣以撒大教堂。当场出资买下,堪称一段传奇。


很多市民来河边垂钓,笔者亲眼目睹过钓上来不知名的大鱼。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灵感也源于此地的浪漫气息,在河边聆听这首乐曲,似乎能看到天鹅在河面翩翩起舞。

河畔的狮身人面像与彼得大帝小木屋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法老的礼物,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神秘莫测;彼得大帝小木屋见证了俄罗斯帝国的崛起,简朴的外观下,是伟人开创历史的雄心壮志。


暮色垂落时,涅瓦河舒展成墨色绸缎,粼粼波光里浮沉着圣彼得堡的倒影。两岸建筑群凝固着三百年风云,巴洛克的鎏金穹顶与哥特尖顶在暮云下对话,新古典主义的廊柱将余晖折成碎金,铺满斑驳的石堤。

铸铁路灯次第亮起,河面流淌着液态的铜版画。石桥拱券切割出琴弦般的银链,蒸汽船划破绸缎时,惊醒了沉睡的星群。那些光斑从米黄墙垣渗出,落在驳船犁开的涟漪里,载着普希金的诗句漂向芬兰湾。


教堂的洋葱顶蘸取夜色书写祷文。东正教的十字架与工业塔的玻璃幕墙在河心相望,风穿过巴洛克拱廊,将镀金穹顶的碎屑洒向人间。

当晨雾漫过兔子岛,涅瓦河又成了流动的史诗。

涅瓦河用它的波光与倒影,将圣彼得堡塑造成一座永不落幕的艺术之城,裹挟着俄罗斯的文化流向芬兰湾,流向欧洲,流向世界。

走进涅瓦河,便是走进了一段历史,一场梦幻,一种诗意的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