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老师工作热情,服务很好”“业务精湛,解忧纾困,为民服务”“不怕麻烦、肯吃苦,热情周到的工作作风”……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成都代办处(下称成都代办处)共收到公众意见59条,这些意见都留在了窗口大厅的意见簿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这个知识产权基层窗口最朴实的点赞。


窗口大厅意见簿部分内容展示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版权登记、专利缴费、优先审查、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这里是全国业务范围最广的“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之一,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前端窗口,是建设“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创新窗口。4月22日,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邀请媒体到成都代办处进行参观访问。请跟随消费质量报记者脚步,一起走进位于成都市天府五街200号菁蓉汇7栋5楼的成都代办处窗口大厅,“零距离”探寻知识产权赋能密码。

1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

22日下午,记者走进窗口大厅,看到各服务窗口均正常开放,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宽敞明亮的大厅内,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工作人员精神饱满地专注办理业务,办事群众则有序排队等待咨询或办理事项。在窗口大厅进门的墙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先进代办处”、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年文明号”集体、四川省直机关“三八红旗集体”、省市场监管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一目了然。


窗口工作人员正在接听咨询电话

“成都代办处于1986年4月设立,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最早设立的代办处之一,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市场监管局双重领导。职责主要是负责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或委托的相关业务工作和服务性工作;指导全省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工作;开展全省知识产权数据分析工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代办处处长李龙一边介绍,一边带领记者参观窗口大厅。

作为全国业务范围最广的“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之一,成都代办处自2020年12月挂牌“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业务受理窗口”起,从单一的专利业务逐步拓展建设为覆盖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领域,贯通知识产权申请、审查、转化、运用、维权等环节,集成50余项知识产权业务“一站式”办理,年办理业务超30万件,为全省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

2

营造利企创新营商环境

近日,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业务在成都落地。作为首单业务的受益企业,成都明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核心专利成功获批保函额度,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极大提升跨境贸易效率,该专利在今年1月23日在成都代办处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

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创新主体“知产”变“资产”最主要的方式。记者看到,李龙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创新主体送来的锦旗,锦旗上印着“贴心服务 高效办理”。据了解,该创新主体送锦旗是为了感谢成都代办处对其办理专利质押过程中给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使其440件专利顺利完成专利权质押登记,登记金额16.5亿元,帮助企业及时获得贷款融资。


创新主体送来“贴心服务 高效办理”锦旗

“我们是推进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利企创新营商环境的前端窗口。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最近我省某制造企业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办理专利、商标和版权质押登记30多亿元,企业快速获得融资投入生产。”李龙表示,目前成都代办处已实现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一窗通办”,2024年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160多亿元,今年一季度办理超过50亿元,帮助企业知产变资产,助企纾困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除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成都代办处还用好政策加速创新成果保护,为企业加快专利布局提供便利。2024年办理专利优先审查6595件,惠及创新主体1832家。同时,自今年1月起,成都代办处还将关键数字和“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相关技术的专利纳入优先审查渠道,1至3月办理专利优先审查1543件,惠及创新主体577家,关键数字和“新三样”约占三成,助力全省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技术创新发展。

3

助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2024年10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省政府共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要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以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工作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对此,李龙表示,“我们是助力‘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创新窗口。”

产业端,为加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助力西部地区芯片产业布局,成都代办处于2023年4月开通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业务,两年时间办理业务2300多件,辐射四川、重庆、陕西、贵州、云南、甘肃,涉及芯片相关创新主体400多家,助推西部地区芯片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

服务端,加强基层服务建设。“我们以市级工作站形式向创新要素集聚的市(州)延伸窗口职能。”李龙表示,目前已建成6家“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业务受理窗口市(州)工作站”,方便就近服务创新主体。

人才端,为解决窗口人员能力不足问题,成都代办处将集成了知识产权全领域业务的四川业务受理综合窗口作为实训基地,探索对基层窗口人员开展知识产权全种类全业务的中长期培训,建立“训前学习跟班实训重点指导 综合实践”的人员培训模式,为基层培养“全科式”知识产权服务人员,提升服务能力,以市(州)为节点,打造基层服务网络,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下沉,为基层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开展“指南学习岗位练兵”知识竞赛

“3月24日至4月18日已完成第一批人员实训,今年拟开展4期,累计将为基层培养8名专业人员,力争在三年内培养20名以上专业人员。”李龙介绍道。

下一步,成都代办处将以提供高品质服务为使命,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郭剑夫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陈蕊妮

校对 | 聂行

责编 | 张可

审核 | 陈春晓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