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4月23日,2025届上海高校春季促就业系列招聘会(临港新片区专场)暨“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供需对接专项活动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吸引了全国19所高校参加,助推毕业生与临港企业高效对接。
活动现场,“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发布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以“聚力拓岗优服务 春季攻坚促就业”为主题,通过实施“一核引领”“十向融通”“百员联动”“千校万企”“万岗历练”计划,持续深化高校与临港新片区企业的协同,力争把联盟打造成一体化就业协作平台。具体而言,将每年举办10场“智汇讲堂”主题品牌活动,包括名企导师工作坊、政策—产业对话会、校友成长路径分享会等;每月发布临港企业招聘需求100条以上,其中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不低于60%;推动80%以上成员高校与临港企业建立稳定人才输送管道;每年组织千名学生在临港开展就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AI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指导及招聘活动,形成全链条就业服务。
今年,“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成员再次扩容。包括桂林理工大学等8所市内外高校、上海临科智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加入其中。联盟还向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等16家龙头企业授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将为联盟高校学子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联盟首期专项研究课题也在活动现场发布,课题紧扣临港新片区发展需求,聚焦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等方向,共设立重点课题和常规课题两大类12项。
招聘会为期两天,共吸引了350余家企业,提供1500余个岗位。其中,来自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占七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航空航天领域重点企业。
作者:任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