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发布报道,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之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额关税。在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说:“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我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相待,然后我们拭目以待会发生什么。”继续凭空造牌,他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又补充称,如果未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我们只需要设定(关税)数字就行”。

据报道,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放出“对华不强硬”的温和信号。这是一次被逼出来的“转向”,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加征145%惩罚性关税后,遭遇的是中国非关税反制措施的精准打击、全球市场的动荡不安、美国国内股市的持续回落和企业界的强烈反弹。摩根大通举办的会议上,贝森特一边承认贸易僵局不可持续,一边拼命安抚投资者,正是这套“自己点的火自己救”的写照。而特朗普面对记者的追问时反复兜圈,用“我们和中国关系很好”来敷衍搪塞,更暴露出其心虚与焦躁。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主动释放“求和”信号,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方提前就对本轮关税战做好了准备。有日媒近日就指出,中国在今年年初,也就是特朗普1月20日上台前,就冻结了美国大豆和玉米的进口订单,并减少从美国采购多个品类的农产品。而在此之前,中国企业每个月都会向美国发出采购的订单。与此同时,中国自巴西、澳大利亚的农产品采购量迅速增加,以确保国内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

此外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敏锐捕捉到信号——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关税大战,终于出现了戏剧性转折。特朗普的“变脸”并非偶然。根据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数据,美国对华加征的145%关税已导致其农产品出口暴跌54%,波音飞机订单锐减70%,而中国市场的稀土管制更让美国军工企业陷入“断粮”危机。更致命的是,加拿大、巴西等国正以更低价格抢占美国在华市场份额,仅牛肉一项,巴西对华出口就同比增长33%,澳大利亚紧随其后增长40%。



特朗普(资料图)

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现届政府的贸易战预计将导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世界经济作出展望时如此预测。IMF在最新一期报告中,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9个百分点。路透社等外媒认为,这是美国现届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贸易一旦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会沦为受害者。

美国长期热衷于挥舞关税大棒,试图以加征关税等手段来实现其所谓的 “经济利益最大化”。然而,这种短视的行为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全球产业链是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打乱了原有的产业链布局,使得许多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和供应链。一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美国企业,面临着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