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印度在外交和贸易领域的一系列操作可谓是让人目不暇接,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对抗中国和替代中国的重要节点。
可是莫迪最近却有点焦头烂额,前脚刚给美国纳了对抗中国的投名状,万斯还没走,后脚却又对中国工厂做出了豁免决定。内政上克什米尔恐袭更是击碎了莫迪营造的和平幻象,对巴基斯坦多番指责,颇有些剑拔弩张。
万斯访印,印度纳上对抗中国投名状
当地时间2025 年 4 月 21 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开启正式访问。他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谈,除了双边贸易协定、国防、关键技术和能源领域合作等问题,重点仍在对抗中国的地缘政治上。
美国试图拉拢印度对抗中国,将印度作为在亚太地区钳制中国的战略支点。万斯访印被认为是美国普政府 “破、拉、立” 策略的重要一环,通过与印度达成双边经济合作协定来为印度立 “人设”,在客观上形成对中国的侧压和对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
印度对此也是欣然纳上投名状以表忠心,万斯抵达印度当天,印度就宣布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加征 12% 进口关税,声称是为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廉价进口钢铁冲击,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印度向美国示好,以换取美国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美印双方还就 “监视中国” 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印度准备建立一个监测部门,追踪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轨迹,以防止中国制造商规避美国关税,围堵中国商品。
印度的这些行为无疑是在试图通过出卖中国利益,选边站,来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乃至是 “贸易协定” 上的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在安全合作方面,万斯还极力向印度推销 F - 35 战机,表面美方要进一步介入印太地区局势,参与对中国的一种战略围堵。
印度工商部长: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美国一直妄图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削弱中国的影响力,印度因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市场以及丰富的资源,成为了美国眼中理想的 “替代供应链节点”。
印度坐拥 14 亿人口,拥有规模庞大的市场,其稀土储量占全球 11%,半导体产能也有待开发。前期,美印就在印度建立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厂,生产用于军事平台的氮化镓和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美国有意扶持印度抢占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市场份额。
两国还签署了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在钴、铜、锂、镍和稀土等关键矿产上的合作,这对美国增强稀缺资源控制,打造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关键矿产品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美关税战胶着之际,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公开宣称,这场贸易冲突是 “苏联解体后最重大的历史时刻”,印度将借此重塑全球供应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共同利益作用下,美国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对抗中国的有力棋子,而印度似乎也乐于在这场博弈中分得一杯羹。
万斯还没走印度又软了,宣布对中国工厂豁免,网友:不然得热死更多人
然而,就在万斯还未结束访印行程之时,印度却突然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
据《印度时报》网站 4 月 23 日报道,印度在 4 月 22 日通过公报命令通知制造商,政府允许从中国进口制冷量最高达 2 冷吨的空调压缩机,而无需中国工厂获得印度标准局的强制性认证,豁免期限为一年。
这一举措实在令人意外,毕竟此前印度一直试图在贸易上与中国保持距离,甚至配合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而此次豁免政策的出台,正值印度国内关键空调零部件严重短缺之际。
马上进入夏季,空调需求将进入高峰,我们知道印度的高温可非同小可,动不动就50度高温,每年都有不少热死人的新闻见诸报端。
可偏偏本地压缩机产能不足,印度空调行业一直要求推迟执行印度标准局对空调的质量控制令,该命令规定制造商只能从印度标准局认证的工厂进口零部件,而中国一直是包括压缩机在内的所有空调零部件的主要来源地。
印度空调制造商安贝尔实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贾斯比尔・辛格表示,这一推迟行动将解决压缩机短缺问题。PG 电塑公司负责运营的常务董事维卡什・古普塔也表示:“这一命令将使整个行业松一口气,因为本地产量远远低于需求。”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暴露了其在供应链上对中国的深度依赖,确实是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尽管印度想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现实却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一些关键领域,印度难以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背后是印度制造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印度物流成本过高,并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全产业链,许多产业、产能、核心技术上都布局不足,熟练劳动力占比仅23%,工业用电缺口达15%。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工人短缺、能源供应不稳等多重因素,严重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进程。
即便印度想在美国面前争口气,争当遏制中国的马前卒,但也不得不正视本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印度此次对中国工厂的豁免恐怕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