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特朗普和莫迪的贸易博弈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2025年4月21日这天,美印贸易谈判框架刚敲定,莫迪这边就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部分钢铁加征12%的临时关税。这事儿乍一看像是莫迪给特朗普送了个“大礼包”,但结果却是印度国内炸了锅,农民上街抗议,烧肖像喊口号,场面一度失控。特朗普那边呢,急着拿关税政绩给自己加分,却没想到莫迪这招“投名状”把自己也坑了。
特朗普为啥这么拼关税?
特朗普这人,大家都不陌生。2024年他再次当选美国总统,2025年上台后,国内压力山大。经济有点疲软,选民对他第一任期的“美国优先”政策还挺买账,但现在得拿出点新成绩,不然反对声浪更大。他那套老玩法——贸易保护主义,又被拎出来了。这次,他盯上了印度,想通过贸易谈判搞点成果,给自己脸上贴金。
2025年4月,他先是对包括印度在内的好几个国家扔了个26%的“对等关税”威胁,虽然后来给了90天缓冲期,但这招够狠,直接把印度逼到谈判桌前。他的算盘打得挺响:通过压迫贸易伙伴开放市场,减少美国贸易赤字,顺便向国内选民证明自己谈判多牛。这思路跟第一任期差不多,当年对华加征关税、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都让他在支持者那赚足了眼球。
可这回情况不太一样。全球经济本来就紧张,他这强硬政策搞得大家都不舒服。印度这边呢,莫迪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对中国钢铁加税12%,外界一看,哟,这不就是在帮特朗普对付中国吗?但特朗普真能靠这个翻身吗?不好说,毕竟印度国内反弹太大,他想要的“政绩”还没捂热乎就有点悬了。
莫迪为啥对中国下手?
再说莫迪这边。他2024年刚赢得第三次大选,地位看着挺稳,但其实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农业问题尤其头疼。农业占了印度近一半的劳动力,但只贡献了15%的GDP,农民日子不好过,莫迪压力不小。他外交上一直玩多边平衡,跟美国、俄罗斯、中国都保持联系,但这次明显偏向美国了。
4月21日,印度财政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铁产品加征12%的“保障税”,说是保护国内钢厂。中国钢铁便宜,2024/25财年印度进口了950万吨成品钢,创了九年新高,国内中小钢厂扛不住这冲击。表面上看,这是个经济决策,但时间点太巧了——正好是美印贸易谈判框架公布那天,美国副总统万斯还在印度访问。谁看不出这是给特朗普递“投名状”啊?
莫迪这步棋有他的小九九。一方面,他想通过跟美国的贸易协议缓解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另一方面,对中国加税还能顺便迎合美国“遏制中国”的调调,换取更多战略支持。可他低估了国内的反应,这12%的税一出,印度农民直接炸了。
印度农民为啥这么怒?
这事儿咋就惹毛了农民呢?其实跟钢铁税没直接关系,关键是美印贸易谈判的潜在后果。印度农民担心,一旦跟美国签了贸易协议,农业关税得降,美国农产品就会大规模涌进来。美国农业有巨额补贴,产品价格超有竞争力,印度小农根本玩不过。美国对印度农产品的关税才5.3%,而印度对美国的加权平均关税高达37.7%,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印度农业啥情况?近一半人口靠种地,但平均每家土地不到1公顷,美国呢,平均46公顷,效率天差地别。农民本来就苦哈哈,再让美国农产品进来,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吗?4月21日当天,农民就上街了,烧了万斯肖像,喊着“滚回去,万斯!印度不是待售品!”抗议从农村蔓延到城市,联合农民阵线、全印度农民协会这些组织带头,声势越来越大。
他们不是无理取闹。2021年,莫迪推三项农业改革法案,想搞市场化,结果农民抗议一年多,逼得他撤回法案。这次贸易谈判,他们怕历史重演,觉得自己又被卖了。农民领袖直接放话:降低农业关税,数百万人可能没饭吃。这不是危言耸听,印度农业太脆弱,经不起这种折腾。
事情咋发展的?
抗议来得太猛,4月22日就升级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向新德里,堵了高速公路,围了政府大楼。兰利拉广场挤了10多万人,标牌上全是“农民优先”“拒绝卖国协议”。舆论也炸了,《印度时报》说政府太妥协,《经济时报》担心本地市场保不住。莫迪扛不住这压力,4月23日上电视承诺不签损害印度的协议,可农民不买账,继续抗议。
特朗普那边傻眼了。他在X上发帖抱怨,说印度放弃了个“伟大协议”,还威胁加更高关税。结果呢,这协议没谈成,他国内的批评声更大了。莫迪这边也好不到哪去,支持率掉了,反对党趁机开火,说他没脑子。
短期看,印度经济有点惨。贸易不确定性加上全球市场波动,股市跌了,企业信心也不足。莫迪靠基建和就业项目想挽回民心,但效果还得看时间。
长期看,这事件暴露了国际贸易和国内政治的扯皮有多复杂。特朗普想拿关税当武器,结果搬石头砸自己脚;莫迪想两头讨好,最后两头不落好。印度农民用行动证明,民意不是摆设,尤其在民主国家,忽视老百姓的下场就是自讨苦吃。
特朗普急着要政绩,莫迪想借机解压,结果弄巧成拙。莫迪对中国加税,本想给特朗普送礼,结果把自己农民逼急了。这“投名状”没送到美国手里,反倒砸了自己脚。特朗普呢,谈判没成,国内日子更不好过。说白了,国际贸易不是你情我愿的买卖,背后全是利益算计,可算计过头,容易翻车。
印度农民这波抗议挺硬核,提醒了政府:别光顾着跟外国眉来眼去,家里的事儿还没摆平呢。美印关系以后咋走?估计得缓一阵,双方都得先收拾自家摊子。你说莫迪暂停谈判对不对?我觉得挺明智,总比签个烂协议再收拾烂摊子强。你咋看?欢迎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