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车展这一汽车行业的重要盛会中,荣威纯电D6于4月23日正式上市。作为荣威品牌在A+级电动家轿市场的全新布局,这款车的登场不仅承载着荣威对细分市场的深度洞察和战略考量,更有望凭借其独特的产品优势,在竞争已然白热化的A+级电动家轿领域掀起新的竞争浪潮,为荣威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机遇。

变革与挑战并存

荣威品牌有着辉煌的历史。2016年,荣威RX5凭借开创性的“你好斑马”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成为“互联网汽车”的先驱者,在自主紧凑级SUV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月销量多次突破2万台。同年,荣威e550作为插混轿车的代表,引领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首轮爆发,让荣威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可以说智能语音控制、车中搭载大尺寸触控中控屏、车机可下载多款软件,这些创举并非由新势力发起,荣威才是首创。2018年,荣威更是凭借47万辆的傲人成绩,跻身自主品牌头部阵营。然而,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和电动化加速迈进,荣威渐渐跌出第一梯队。荣威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品牌定位上,“年轻”“国潮”“科技”等标签频繁更迭,使得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的认知模糊不清。加上技术创新层面以及智能网络领域方面,荣威在关键节点上总有“大象转身”的缓慢。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荣威开启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高层换防为品牌发展注入新的理念与活力,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提出将荣威打造为“新大众”,强调技术品牌与营销的重要性。他认为荣威并不缺乏技术底蕴,像超级混动系统DMH、“超级安芯承诺”等技术优势需要进一步展示给消费者;同时,营销要回归用户本位,以“不卷价格卷价值”作为未来品牌发展的核心思路,重新赢回消费者的青睐。此外,飞凡品牌与荣威融合,是荣威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将合力打造“国民用车”的概念。

D6破局之星

动作不断、声量也日渐高涨的荣威,今年第一季度迅速进入快车道。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荣威D6终于正式上市。这款定位A+级全民电动家轿的车型,在产品层面具备诸多亮点。它采用特斯拉同款的CTB技术,车内空间“得房率”高达72.8%,车身尺寸与小鹏M03相近,轴距与埃安RT相近,在空间方面具备竞争力。价格方面,限时优惠后实际入手价仅7.98万元起,在当前纯电市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续航和能耗方面,荣威D6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与一体式热管理方案,在多种工况下实测续航达成率远超行业水平,以9.125千瓦时/百公里的超低电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能有效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但荣威D6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A+级电动家轿市场已趋于饱和,比亚迪秦PLUS EV、广汽埃安AION S等竞品表现强劲。比亚迪秦PLUS EV凭借成熟的电池技术和品牌口碑积累了大量用户;广汽埃安AION S在智能科技和外观设计上独具优势。荣威D6要想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不仅要依靠产品的硬件优势,还需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等软件层面有自己独特的武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增强用户黏性。

背靠上汽技术基石

作为上汽星云架构下的首款战略车型,D6以“超大空间、超长续航、超低电耗、安全可靠”四大核心卖点为矛,直击市场痛点。不仅是荣威品牌技术实力的集中爆发,更可能为A+级纯电家轿市场树立全新价值标杆。

荣威纯电D6的底层竞争力,源自上汽星云架构的前瞻技术布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行业领先的CTB(Cell to Body)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电动车将电池包“嵌入”底盘的方案不同,CTB技术通过电池与车身的深度融合设计,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优化车身刚性,降低碰撞风险。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电动车因电池布局导致的座舱空间压缩问题,更在安全性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与之协同的一体式热管理系统,则是能效革命的另一关键。该系统通过智能调控电池、电机、座舱的温控需求,确保车辆在极寒、高温等极端工况下的续航稳定性。

纯电车型的续航虚标问题,一直是消费者诟病的焦点。荣威纯电D6选择以“实测硬核数据”回应质疑。根据官方披露,D6在极寒、冬季、初春等多种复杂工况下的续航达成率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用户无需因季节变化而频繁调整用车习惯。以主流60kWh电池包计算,其理论续航可达650公里以上,完全覆盖家庭用户的中长途出行需求。

荣威纯电D6的上市,表面看是一款新车的发布,实则是上汽集团对A+级纯电家轿市场的战略卡位。其通过技术、续航、空间、安全四大维度的全面突破,不仅满足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更重新划定了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规则。

原标题:《荣威D6上市 肩负互联网先驱重回主流的重责》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阚静雅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丁延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