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首日,大众汽车品牌系统性展示了”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阶段性成果,重点呈现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深化布局。基于”众进·向新“发展纲要,该品牌宣布将在未来3年面向中国各细分市场密集投放逾30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型智能网联汽车,其中新能源产品矩阵占比较高,完整覆盖BEV纯电动、PHEV插电混动及REEV增程式电动三大主流技术路径,以多元化技术方案精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三款全新概念车型重磅亮相

大众汽车品牌全球首发三大战略级概念车型一汽-大众ID. AURA、上汽大众ID. ERA以及大众安徽ID. EVO,集中彰显了大众汽车本土化研发体系的技术深度。

一汽-大众ID. AURA:品牌首款基于CMP模块化电动平台与CEA电子架构打造的紧凑型纯电轿车,属于智能电动汽车入门级产品。


上汽大众ID. ERA: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全尺寸豪华SUV概念车,实现长续航。


大众安徽ID. EVO:搭载全时互联生态系统的旗舰纯电SUV,展现数字化移动空间构想。


这些概念产品不仅承袭大众集团全球化技术基因,更通过差异化设计语言强化合资企业的品牌特质。其量产版本预计自2026年起陆续推出,标志着大众汽车在华电动化转型进入战略实施新阶段。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äfer)表示“40年前,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让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今天,凭借清晰的战略重点和完善的布局,我们已准备好续写这一成功的故事。三款全新概念车证明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正在显现成效,以‘中国速度’推进转型并坚守大众高品质和安全标准,毫不妥协。”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äfer)

推出全品类产品组合,扩大市场布局

大众汽车品牌正式公布其2024-2026战略周期核心规划,宣布将构建覆盖ICE燃油车与NEV新能源车的全谱系产品矩阵,通过双轨并行战略深化市场渗透。作为传统优势领域的战略支撑,品牌将对现有热销燃油车型实施智能化迭代升级,逐步推出搭载新一代动力总成的HEV混合动力版本,实现用户基盘向新能源市场的价值迁移。

根据最新披露的电动化实施路线图,大众汽车品牌将以”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为轴心,加速推进技术转型。自2026年起,计划在中国市场投放超过20款新能源战略车型,完整覆盖BEV纯电、PHEV插电混动及REEV增程式电动三大技术路径,形成对细分市场需求的立体化响应体系。

此次全球首发的三款概念车型,作为CMP模块化电动平台与CEA电子架构的技术载体,已清晰勾勒出品牌在电动智能化领域的战略演进方向。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指出“大众汽车致力于为中国用户带来一流的产品。携手三家合资企业,我们正切实履行这一承诺带来更广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选择,提供高端科技以及隽永的前瞻设计——百分之百情感满载。”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

增强本地研发能力,融入中国出行生态

大众汽车品牌在本次发布中系统阐释了本土化技术升级路径。依托”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指引,品牌正通过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加速构建全栈式研发体系,同时深化与本土科技企业的战略协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式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目前,专为紧凑车型量身打造的“身躯”——CMP平台已经进入实际道路测试阶段,将能够提供更亲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选择。同时,CEA架构作为品牌在中国电动化车型的数字架构核心,犹如智能“大脑”,不仅能够降低系统复杂性、优化成本效率,同时还可快速紧密地与L2++级高级驾驶辅助、人工智能座舱以及固件远程更新(FOTA)等多种技术融合。CMP平台和CEA架构可实现40%的成本优化,并将研发至上市的速度提高超过30%。搭载CMP平台和CEA架构的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


”众进·向新“驶向未来

2025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大众汽车品牌诠释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与智慧。从三款战略级概念车的全球首发,到覆盖全能源形态的产品矩阵规划,再到本土化技术体系的深度构建,大众汽车正以“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为轴心,开启新一轮战略转型周期。

当ID. AURA、ID. ERA、ID. EVO三款概念车从展台驶向2026年的量产之路,其承载的不仅是大众汽车对中国出行生态的前瞻思考,更是跨国车企本土化转型的范式革新。通过VCTC技术中枢的赋能,以及与本土生态的深度耦合,大众汽车品牌正在证明:在智能电动时代,跨国品牌不仅能延续四十载本土化积淀的竞争优势,更能以开放创新的姿态,与中国汽车产业共绘未来出行图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