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李丹 申春晓

沾化区黄升镇立足堤圈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风传统,以“颜氏家训”为核心,将家风建设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家风文化品牌阵地,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与“文化魂”,绘就了一幅统战助力发展的新图景。


建强阵地,以“家风文化”凝聚统战向心力。黄升镇依托堤圈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优势,整合颜氏文化资源,投资60余万元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的家风建设党员教育基地,涵盖“不忘初心、文化起源、家风传承、烟火人间”四个展厅,通过实物展陈、视频访谈等形式,展示新时代家风建设成果,吸引党员干部、群众、学生等3000人次参观学习,成为全区家风教育和统战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堤圈村盘活闲置资源,建成全市最大的乡村书房“复圣颜子书院”,藏书5万余册,年均开展“红色家风故事宣讲”“廉内助培训”等活动45场次,推动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为统战工作筑牢思想根基。


创新活动,以“多元服务”激发群众参与度。黄升镇以家风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统战+服务”模式,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年均举办书画展、文艺演出30余场次,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社会融入;联合学校开展“清廉家风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将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并通过“家校院”联动举办法律宣传、非遗体验等活动40余次,覆盖千余人次;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黄升镇创新开展“七点半”访民情听民意活动,包村干部利用农闲时间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3件,解决路灯改造、道路修缮等民生问题105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能人引领,以“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新发展。黄升镇积极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任职,形成“归雁效应”。堤圈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军作为回乡能人代表,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成立复圣文化旅游公司,年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并推动四缮缯老粗布、丝瓜瓤拖鞋、手工老布鞋、石磨面粉等手造产业联动发展。在镇党委支持下,杨家村、程井村等村庄吸引李风昌、颜利君等能人返乡,通过成立合作社、创办实体企业等途径,形成了“党支部+企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文化赋能,以“家风治理”提升乡村软实力。黄升镇将家风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通过“家风学堂”“移风易俗宣讲”等形式推动文明乡风培育。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常态化开展“孝人物”评选、“新式婚俗宣传”等,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同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年均举办“冬枣树下·枣姐学堂”“阳光助成长”等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其中,复圣助力基金连续17年投入100余万元帮助近500名大学生,切实以文化认同强化辖区群众幸福感,逐步构建“家风促和谐、统战聚合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