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11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外媒有关董郁玉因间谍罪而被判刑的提问发表评论:我国是法治国家,违法犯罪必然会被依法惩处。
这位备受外媒关注的间谍董郁玉于2022年被捕,在此之前,他曾是《光明日报》的副主编,并且还为日本和美国出卖我国情报30余年。
在这么高的位置坐了这么多年不被发现,这个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当初又是如何被策反的呢?
信源截图
留学美国,但是没有经住诱惑
光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还以为这是一个女人,可实际上他是个男人,而且是一个来自东北辽宁的农家孩子。
要说日本在抗战时曾在我国东北做过不少惨无人道的事情,这些历史都是从小就要开始学的,董郁玉不可能不了解这段历史,那为何他最终还是会向日本人卑躬屈膝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他的照片。
董郁玉
只看面相的话,这人的确长得一股子“倭寇”味道,是走在大街上会被老一辈人当作日本人的长相。
但就算长得再怎么惹人嫌疑,还是没人会怀疑他是日本的间谍,毕竟他的履历之深,地位之高,根本用不着日本人给的那一点儿报酬。
根据资料显示,董郁玉是普通家庭出身,可他却最终通过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董郁玉
如果在这之后他能按部就班的毕业,工作,组建家庭,为国家做贡献,别的不说,在中国新闻界留个名字还是有可能的。
但人生没有如果,一旦选择了出卖国家这条道路,那就是终生也无法回头的。
董郁玉
他在毕业后进入《光明日报》工作,在里面担任评论员和记者,而且在工作期间,他的成绩十分出色,经常得到领导赞赏,职务也在不断提升。
因为他的评论时常会有许多新颖的观点,文笔过硬,且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和领导关系也不错,就得到了一次公派美国留学的机会。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董郁玉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他在美国看到西方国家宣传的所谓“自由和民主”的景象,并打心底里对其趋之若鹜。
董郁玉留学的哈佛大学
当年其实我国公派去美的留学生其实有很多,但彼时我国的经济并不像今天这么发达,给这些留学生的补贴也仅够日常生活,所以当时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找一份兼职来赚取零钱。
董郁玉当然也在此列,他借助自己的文笔特长,在美国媒体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赚了不少外快。
而他的才华横溢很快就被美国间谍机构看在眼里,在了解了他的履历后,就有人开始接近他,并允诺许多好处,试图将其策反。
董郁玉获奖作品
面对金钱、美女和权力的诱惑,董郁玉的脊梁从来就没有挺起来过,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美国的要求,开始撰写抹黑中国的文章。
那会儿网络不算发达,他就新注册了一个笔名,并且用英文发稿,文章内容中对我国是极尽谩骂,似乎他是打出生起就在中国一直遭受苦难似的。
董郁玉
不仅如此,在结束美国留学以后,他并没有与美国间谍机构断开联系,仍然经常在网络和媒体上发表一些抹黑祖国的文字,而且在这30年间,他几乎从未被单位发现。
他能在国内潜伏这么多年,很显然是在留美时做过间谍训练的,各方各面都很专业,在他被捕以后,有人还扒出当年和他一起受到资助的留学生名单。
尼曼基金会资助名单
尼曼基金会是美国专门用来资助新闻类留学生的项目,而董郁玉则正好就在这当年这张名单的最首位。
在这段时间他几乎一直在为美国间谍机构效力,于是便有许多网友猜测,这个尼曼基金会是否和美国情报组织有一定的关联?
是与不是现在也无从得知,而董郁玉真正成为日本间谍,应该是他从美留学归来以后得事情。
董郁玉
两次访日,成为双重间谍
在这以后,董郁玉去过两次日本,且都是以访学的名义前往,一次去了庆应私塾大学,一次去了北海大学。
然而董郁玉每次从日本访学归来后,都从来不说自己在日本访学的细节情况。
这无非是心中有鬼,才会如此小心谨慎。
董郁玉
而根据他被抓捕后搜集的资料来看,日本用来策反他的手段几乎和他在美国一模一样,无非是钱、权、还有女人这些俗套的东西。
可越是俗套的东西就越是管用,事实证明,董郁玉很吃这一套,于是在他回国不久后,就按照日本方面的要求开始了间谍活动。
据资料显示,每次报社里有与日本交流的机会,董郁玉就会主动报名参加,而同事们却都对此习以为常,毕竟在他们眼中,董郁玉只是一心求学的学者罢了。
董郁玉
可谁能想到,每次参加与日本交流的活动,董郁玉都是去送情报呢?
日本人很是满意董郁玉传递情报的效率,在给予源源不断的经费后,甚至还许诺他和他家人将来可以移民日本,让他正式成为日本公民。
不得不说,董郁玉生来一副鬼子面相,让他去当日本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他出卖了我国这么多情报,就这么直接放走肯定是不行的。
董郁玉
2022年,董郁玉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董郁玉对美国的“跪舔”姿态展露明显,不仅把美国在文内吹的天花乱坠,还时不时提点一下国内现状,好像黑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
董郁玉的儿子
不过,也正是他发表的这篇文章,才让我国安全部门注意到了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在经过一番调查后,反间谍人员确信董郁玉就是美日两国的间谍,并对其进行了抓捕。
在进行抓捕行动时,他还准备在北京与假扮成“日本外交官”的间谍接头,办案人员在将其当场抓获后,还在他身上搜出了一张多年来用于传递信息的U盘。
而在2024年11月,出卖我国情报多年的董郁玉因犯间谍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他的间谍生涯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网络图片
结语
董郁玉案是一起流程再简单不过的间谍案件,嫌疑人既没有怀有对社会的报复心理,也不曾遭受过祖国的不公待遇,只单单是为了权财,就甘心成为了美日两国的走狗。
然而也就是如此简单的策反手段,我国才需要更加重视对外派人员的素质教育和管理手段,与其等被策反了再抓出来,还不如一开始就让间谍根绝于我们的思维理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