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电商平台推行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极速退款”等便民政策,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这些平台规则进行恶意操作,不仅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的健康发展,还损害商家商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骗局大起底:
你以为的"维权",可能是犯罪!
01
通过“无中生有” 向商户非法索赔的敲诈勒索行为
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外卖平台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故意在购买的外卖、服装等商品中投放异物,伪造其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假象,并通过制造舆论压力对商家进行威胁。
近日,某外卖平台报警称,其发现多名用户在平台上订购餐食后,频繁、多次地以“食物内存在异物”“餐食未收到”等理由要求商家退款及平台赔付,且退款时使用“去卫生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投诉”的话术威胁要求赔偿,涉案金额达2万余元。
02
通过“买真退假” 恶意利用平台规则实施诈骗的行为
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退换货机制,在购买正品后,以“退货”“换货”为由退回假冒伪劣产品,再将正品通过二手平台出售,以此牟利。
近日,某化妆品公司报案称,近期在处理退货时多次发现收到假冒的高仿品,对公司造成巨额损失。经警方调查,很快锁定了一个犯罪团伙,从该团伙非法渠道购入高仿的知名品牌护肤品,并在多个电商平台下单购买这些品牌的正品护肤品。收货后立即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将高仿品寄回平台,再将正品通过二手平台以市价7-8折转售牟利,涉案金额达60余万元。
警方提示
消费者
合理维权≠恶意索赔,伪造证据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勿贪小利而失良心,“调包退货”可能构成诈骗罪!
商家
遭遇异常投诉,务必保留监控、物流记录等证据材料。
收到退货时,应详细检查退赔商品并做好资料留存。
诚信消费,从你我做起
技术再升级,也防不住人心漏洞。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应守住法律底线,让信用惠民政策更暖人心。
值班编辑:盛杰、陆真桢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破获利用AI造谣案件
为博流量编造上海车展谣言 造谣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为何女子独自一人躲在宾馆,不肯向民警透露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