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位大将中有两个人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在战场上并没有指挥太多惊心动魄的战役,可是却能够稳在十位大将之中,也许他们还有着其他的功绩,让他们不得不成为大将,那么这两个人都曾立下什么大功呢?其实这与他们创建的一支部队有关,而且这支部队也是支持后续作战的重要力量。
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粟裕指挥50万部队同敌人作战。不过有很多人不知道的,这场战役背后还有一支部队,他们就是张云逸组织的民工,并且还是有两百多万人,他们推着八十多辆小车,将源源不断的粮食运送到前线,而这也就给前线的战士送来的补给,保证战斗能够持续进行。而这都是张云逸这个作为老火头军将领所创造的奇迹。
在国民党也在征粮的时候,张云逸就搞了个打借条的方法,让更多的老百姓都愿意相信共产党,将自己的粮食都给了共产党。其实共产党能够深受老百姓的信任,也都是共产党严格的军纪,不拿群众的任何东西,让老百姓知道共产党是一个讲信用的部队,愿意将自己的粮食支援共产党作战。不仅如此,在炮弹的供应商,张云逸也做的相当出色,这也让前线战士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炮弹使用。
徐海东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他是窑工出身,可是为了革命理想却带着300多人杀出重围,去了鄂豫皖创建红25军。这支部队在后续的战斗中有着不小的传奇故事,这一切都归咎于造血能力出众,就比如韩先楚带领的旋风部队,还有刘震组建空军,以及刘华清致力于航母建设等,这都是为国家国防事业做贡献。
可是命运却也让徐海东无能为力,他在1940年病倒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他内心虽然焦急,可是他却只能在床上养病。1955年在他被授予大将的时候,不少人都对他充满质疑,可是毛主席却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重大贡献的人。
而毛主席说的大功,其实也是在红军结束长征时,毛主席曾经因为困难向徐海东借钱,而徐海东二话不说将军费中的一大部分都给了毛主席,帮助红一方面军渡过难关,后来徐海东还说一切都听从中央的指挥,这种不为名利的将领又怎么不是共产党之幸呢?
张云逸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将领,他曾经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直接让国民党的机械部队成为战场上的废铁,他这就是非对战的思维,而在淮海战役中,这种思维却全面升级成为了全民战争的模式,而这也让整个华东战场成为了精密运转的机器。
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而这也不夸张,这就是张云逸所设计的人民战争系统。虽然他这是负责后勤,没有在前线作战,也没有赫赫战功,可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行为,却也是功劳最大的,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功呢?
其实就张云逸与徐海东这两位大将的军旅经历,可以让人知道革命不分先后,也不分前线与后勤,只要是能够为革命做出贡献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些工作也都是相互合作的。另外群众是革命的根本,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那么革命想要成功也就难上加难,国民党的败绩也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徐海东与张云逸能够成为大将,这都是他们曾经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毛主席对于那些曾为革命立下大功的将领给予公正表彰,也是对他们能力以及功绩肯定,而且大将在他们这里也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