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授衔最受瞩目的就是元帅与大将的人选,当时这两个军衔就都有十个名额,能够占据其中的将领,就说明他们在革命事业中做出不小的贡献。像大将中,粟裕,徐海东还有许光达等人,哪个不是耳熟能详的存在,尤其是趋于在我军中更是被称为战神。不过我们都知道大将排名情况就是按照将领的综合实力来排名的,可是如果只看战功的话,这些将领排名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陈赓也并不是排在第四位的。
要说大将中最有争议的将领就是徐海东。他是1900年出生,湖北人,在他参加革命后,就创建了红25军,而在红军长征的时候,徐海东带领的25军不仅没有出现减员反而增加了不少兵力,这也是军事历史上的奇迹。在1934年的一场战斗中,徐海东带着三千人马与敌人四千人马对战,创造了最大的战损比。在1935年的独树镇战役,徐海东带着两千多人直接突破了敌军三万人马的包围圈,还创建了一日行军58公里的记录。
在红军到达陕北后,毛主席领导的红一方面军需要帮助的时候,徐海东不仅拿出军费还有武器来支援毛主席,正是因为这样毛主席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巨大贡献的人。抗日战争初期的时候,徐海东是115师的旅长,可是没多久他就因病去后方休养,这也让他缺席抗日战争还有解放战争。
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徐海东被授予大将,而毛主席说徐海东特殊贡献不能忘。由于徐海东很早就离开了战场,他的战术理论还都停留于游击战,大兵团作战经验几乎没有,因此不少人质疑他的军衔,可是从综合因素来看,却也是实至名归。
罗瑞卿是1906年出生,四川人,他主要涉及的都是政治方面的工作,在革命时期创建了政治攻势的战术。解放战争的时候,罗瑞卿是在华北军区担任政治主任,平津战役也有他的身影。在清风店的战斗中,罗瑞卿采取传单火炮的方法让国军中有百分之二十七的比例投降,这可是创造记录。在建国后罗瑞卿就成为公安部长,公安制度就是他创建的,还有中央警卫局也是罗瑞卿的功劳,为保护国家领导人,还有维护社会秩序立下不小的功绩。
张云逸与谭政都属于政治方面的干部,张云逸广东人,1892年出生,百色起义他参加了,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张云逸组织民船向前线运送了不少的物资,保证华野的主力顺利转移。他所创建的后勤方法也被西点军校直接当作经典战役,解放战争的时候,张云逸是在华东军区担任副司令,负责山东地区的工作。
谭政在1906年出生,湖南人,在红军时期谭政创建新政策,让红军发展迅速。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谭政在东北野战军中当政治主任,不过谭政在辽沈战役的时候,创建诉苦运动让四野的战斗力增加不少,而部队的冲击速度也提升不少。
黄克诚也是湖南人,1928年的永兴暴动就是黄克诚领导的,红色警卫团是黄克诚领导的,之后她带着部队就去了井冈山,而他的部队也被改编为红四军的三十五团,他担任团长。湘江战役中,黄克诚带着部队冲锋在前,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虽然黄克诚的战功不多,不过他的战略眼光高,却也是无人能及的存在。
王树声,在军事上有很高的建树,不少战斗中都有他的身影,而且他还带着部队赢得不少的胜利,可以说作战勇猛,他的确是我军的虎将,如果就军事发展来看,他绝对是在第一梯队中。还有许光达,陈赓还有萧劲光以及粟裕,都是在军事上有超高建树,并且他们的军事能力也比其他将领高,自然也在猛将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