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高原
李成智
第三章 载波技术员
第四节 理解万岁
我们连队指导员王通娃,陕西人,个子有1.7米以上,国字脸,浓眉大眼,身体非常结实,只是耳朵多少有点“背”,给他讲话要大声点,不然他可真有些听不见,所以也有个绰号叫王聋子。不过我从来不管在什么场合没叫过,人家实实在在,我对指导员从内心还是很尊重的。指导员工作踏实,遇事勇于承担责任,这点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有一次我们连队在外面连续打了很多天猪草,晒在院子里。军区一位首长路过我们单位,人家穿得球气,*到连队后,正碰上下过大雨,院里猪草铺的一地都是,还有些地方有积水,锃亮的黑皮鞋都没有下脚的地方,走着走着,差一点被石块给绊倒。到了厨房,见窗户上有几块没玻璃;抽几个饭桌的抽屉都没有底,有些桌都是坏的。
这位领导气没头出,说我们连队卫生不行,把指导员狠狠批评一顿;回拉萨后又给我们站领导打电话,站里派人来连队调查。我在部队也是第一次遇到首长跟基层这样过以不去,到下面不解决一点实际问题,还官大压死人。指导员忍辱负重,虚心接受上级批评,像这样的事恐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后来王通娃指导员从皮康调到四营通麦任副教导员,他爱人非常贤惠、能干。在通麦期间开个小吃铺,生意非常好。四营的人又给指导员送个雅号“王百万”,看来嫂子生意做得不错。我记得他是1987年转业的,正值“87.4”军事演习,当时给老首长只打了个招乎,我都没有抽空再去看望看望,至今我都有愧老首长。
基层的困难有时候已超出基层的忍耐度,上级应该为下级着想。下级也该体谅上级的困难,自然环境加上条件限制,你说怎么办?
你像连队个别退伍老兵,在部队个人的一些欲望没得到满足,偷着把部队营房玻璃和公家的物品损坏泄泄怨气,要说心情也能理解,但当时部队条件去找块玻璃等等都是非常难的事,可以说买不来。这样的事会引起战友们共愤的,但这缺德事就有个别战友做了,一旦被发现后,会受到部队严肃处理的。有些没逮着,也就只有算了。只能做为教训,退伍期间加强教育和防范,也没有其他更好办法。
我们皮康机房测量台破烂不堪,上面计划弄台新的。从拉萨运过来一台,打开一看,那和坏的没啥区别。又运一台和第一台一样,不知在仓库放多少年,风刮雨淋,加上西藏公路的颠簸,基本上都是坏的没办法修。只好两台并成一台,还硬达不到要求,只有将就用。那就是西藏,去埋怨谁?
1989年左右,西藏军区后勤部从德国进口一台干洗机,价值几十万,购回来准备给首长们洗毛料服用,派西藏汽车十六团去运输的。从西宁到拉萨,按要求要跑十几天时间;驾驶员路上跑得快,七八天就拉到了西藏军区后勤部。打开一看,已经颠坏。问他们路上怎样运输的,谁都不敢说实话,都说按要求拉来的。德国进口设备,去弄配件是说话的!路途太远,公路状况不好,跑得再慢,也避免不了颠簸。现在放到火车上,哪有那回事!
首长们特别生气,把他们十六团领导批评一顿,不知当时是如何修好的?
注:球气*孟州方言,意思讲究。
(未完待续)
在皮康曾工作过的连队干部于2018年成都聚会时留影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成智:1956年生,1975年入伍西藏军区通信总站部队。任过载波技术员,1983年至1985年在武汉通信学院学习。毕业回原部队。任过司令部作训股长,营长。1993年转业至河南孟县武装部,先后任过参谋,民兵装备仓库主任,1996年回归部队任后勤科长。2000年第二次转业孟州广电局任副局长,2016年退休。
作者:李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