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立足监督办案实践,进一步完善一体履职机制,聚焦关键领域,集约司法资源,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水平,推动检察侦查和刑事执行检察高质量发展。

强化一体作战,凝聚检察侦查办案最大合力

构建一体化检察侦查办案机制。榆林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市级院侦查办案的主体作用,先后成立了侦查指挥中心、检察侦查办公室,统筹调动全市办案力量,并依托检察侦查办公室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专门办案团队,保证检察侦查规范化发展,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2019年以来全市共立案侦查29件60人,排名全省靠前。其中激活机动侦查权立案1件2人,并挖出2起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查实1起普通刑事案件已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形成强大震慑。3起案件获评全省优秀检察侦查案件。

组建检察侦查人才库。成立全市检察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人才库,进一步完善人员一体使用机制,几年来多次调整优化,吸纳市县两级检察院刑事、民事、行政等部门业务骨干充实人员力量,改变以往仅有刑事执行检察干警的情况,不断提升检察侦查队伍专业化水平。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市级院对侦查工作把脉定向,综合考虑人员、地域、案情等因素调配侦查力量,人才库成员及基层院业务骨干办理及协助办理案件90余件,有力提升检察侦查办案质效。

完善案件线索管理移送机制。建立线索管理制度,案件线索实行专人管理、严格保密,及时登记新线索,适时对线索调查处置情况跟进记录。完善内部线索移送、办理、反馈机制,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检察机关内部法律监督线索移送、管理工作。近年来受理省检察院交办、基层院移送、内部部门移送线索多件,其中民事检察部门移送线索立案1件2人,刑事检察部门移送线索立案3件7人,极大拓宽了案件线索来源。

聚焦关键领域,提升上下一体精准监督质效

以巡回检察为契机一体开展。积极落实巡回检察工作规划,榆林市检察院统一部署全市巡回检察工作,抽调基层院业务骨干与市院干警共同组成巡回检察组,上下一体对榆林监狱、辖区内看守所及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常规、交叉等方式巡回检察,实现了看守所、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全覆盖。市检察院创立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看守所巡回检察工作机制,荣获“全市政法创新工作奖”。各基层院因地制宜创新巡回检察工作模式,延伸监督触角,增强监督效果,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提升了司法公信。其中定边县检察院的“党员+员额、区块检察+巡回检察”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获评省院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以专项活动为重点一体监督。榆林市检察院围绕专项活动强化对下指导,通过下发通知、制定方案等就活动目标、检察内容、工作安排做详细部署,基层院按照要求具体落实,两级院一体履行检察监督职责。开展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检察专项活动,就4名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管理不规范问题制发检察建议;集中清理“未收押收监”,对90余名应收押未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清理纠正;开展“雷霆”2023财产刑专项活动及职务犯罪案件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检察专项活动,共核查职务犯罪涉财产刑涉案人数169人,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积极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权”,指导定边县检察院办理全市首例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检察监督案件,并推广《关于落实拘役罪犯回家工作的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刑事执行检察条线“检察护企”和“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连续4年开展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评查,经省委政法委评查,无不合格案件。

以数字检察为支撑一体推进。发挥上下级一体化优势,以基层院为基础、市检察院为主导,两级检察院共同发力做好模型构建与应用。市检察院牵头建立财产刑执行监督模型;推广榆阳区检察院构建的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大改革创新项目—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办案机制,各县市区检察院通过对该办案模型的运用,书面监督意见提出数同比上升33.58%;组织全市学习运用其他地区混管混押、脱漏管等法律监督模型,提升发现问题线索能力;子洲县院财产刑及刑事附带民事执行类案监督模型在陕西数字检察中心刑事执行检察模块上架。

加强外部协作,扩大一体履职融合式监督效果

以协作配合提升办案质效。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职务犯罪调查、侦查的衔接,移送问题线索多件,并提出意见建议。多起互涉案件调查时互通证据、共同研判,形成惩治司法腐败合力,其中办理一起民事枉法裁判案获评全省优秀检察侦查案件。与榆林监狱召开联席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就“减假暂”案件办理中的突出问题充分沟通,达成共识。与市司法局沟通协作,每月核对社区矫正人数、脱漏管监督情况及相关数据并统计上报,助力平安榆林建设。与市公安局召开监管执法与法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就换押制度落实、投牢难等突出问题进行探讨,推进看守所监管活动执法规范化。加强与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的协同配合,保障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强制措施执行的顺利进行,并探索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检察监督。

以检察建议促进社会治理。针对在逃犯罪嫌疑人、罪犯未追捕归案的情况,榆林市检察院向市公安局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后公安机关开展“飓风”追逃专项行动,抓获各类在逃人员400余名,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针对财产刑执行案件移送不及时、违法终结执行、执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向榆林中院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财产刑执行和监督制度机制建设。针对强制医疗中心监管职责不明、混合管理治疗、交付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分别向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由市委政法委组织多单位专题研究检察建议落实问题,抓好源头防范,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述三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均获评全市十大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渊)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