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瞿依贤
4月24日晚,恒瑞医药(600276.SH)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营收增长超2成,净利增长超3成。
具体来看,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2024年,恒瑞医药营收同比增22.63%,净利润同比增47.28%。最新的一季报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回归了前几年的“好时光”,利润增速甚至大幅超过集采前水平。
作为转型中的本土大型制药企业,恒瑞医药的财报尤其受业内关注。相比原来的“埋头研发”,恒瑞医药近两年的BD(商务拓展)动作频繁,这也为恒瑞医药财务报表的“好看”做出了贡献。
从今年一季度来看,恒瑞医药将IDEAYA Biosciences海外独家许可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确定为收入,这些都体现在利润上。
可以说,BD授权交易的收入款项已成为恒瑞医药业绩的增长引擎之一,也为其研发和运营提供支撑。截至目前,恒瑞医药达成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其中近三年对外授权9笔。
今年3月,恒瑞医药宣布将自主研发的Lp(a)抑制剂HRS-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首付款2亿美元,交易金额累计可达19.7亿美元。
今年4月,恒瑞医药将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授予德国默克集团。双方就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合作后,在创新药领域再度携手。
按照常规时间推算,这些合作的首付款会在今年确认收入。
在新药和新适应证获批方面,2025年开年以来,恒瑞医药收获也不少,有6项创新成果获批: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商品名:艾心安)上市,该产品是恒瑞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上市的首个1类创新药;1类创新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商品名:艾速达)上市,先后获批用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此外,1类创新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商品名:艾苏特)获批用于治疗术后中重度疼痛;1类创新药、中国自主研发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夫那奇珠单抗(商品名:安达静)获批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瞿依贤
经济观察报资深记者,关注医疗、医药、医保等大健康领域,喜欢写人和故事。微信号:yixian-er,邮箱:quyixi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