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讲顺治儿子的文章里曾提到,顺治一共有14个孩子,八子六女。八子中幼年夭折的只有3个(皇四子荣亲王,皇六子奇绶,皇八子永干),但是这六个女儿中却有五个都是在幼年夭折,最大的不过活了六岁,唯一一个成年的女儿便是皇二女,后封和硕恭悫公主,民间称她为“翠花公主”。
《宫锁心玉》中云格格 翠花公主原型
这位翠花公主,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十二月初二,母为杨喇亥娘福晋(又称庶妃杨氏)。在她出生的4个月前,她的父亲顺治刚刚废了自己的第一位皇后。她自幼聪颖可爱,深受孝庄文皇后喜爱,又加上顺治女儿中,只有她长大成人,因此被孝庄视为掌上明珠。在她8岁的时候,她的父亲顺治皇帝因天花病逝(或说离宫出家),她的弟弟也是8岁的玄烨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孝庄秘史》中孝庄与玄烨
康熙登基后,内有四大臣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鳌拜辅政,四人各怀心机,勾心斗角。外有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虎视眈眈。可以说政治情况十分复杂。 在康熙登基前,顺治曾先后讲收养的各宗亲女儿封为公主与三藩联姻。
为了对抗日益嚣张跋扈、权倾朝野的鳌拜,也为了拉拢和平衡四大辅臣的关系,康熙四年(1665年),孝庄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并选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入宫为妃(赫舍里去世后,她成了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同时聪明的孝庄还将苏克沙哈和鳌拜这两位死对头指为儿女亲家,让苏克沙哈的儿子娶了鳌拜的女儿。
影视中赫舍里皇后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病死,苏克沙哈被杀,鳌拜更加专横跋扈,为了进一步拉拢和控制鳌拜,孝庄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自己唯一的亲孙女,年仅14岁的翠花公主嫁给了鳌拜的侄子瓜尔佳氏•讷尔杜。讷尔杜当时任职领侍卫内大臣、太傅,是鳌拜培养的重点对象,在当时人们看来可谓前途无量,然而,一切都在两年后发生了改变。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率领一群练习布库的少年智取鳌拜,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康熙以鳌拜先前曾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赦免了他的死罪而只是将其拘禁,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与鳌拜勾结,首鼠两端,被削去太师、一等公的爵位。从此康熙正式亲政。
鳌拜画像
虽然康熙没有杀鳌拜,但却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身为额驸的讷尔杜自然也受到了牵连,被夺去官职,贬回盛京原籍,年仅16岁的翠花公主也只能随丈夫回到了盛京。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一场婚姻于她而言,完全就是政治牺牲品,何况清朝的公主几乎都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即使再有不甘不愿,多少苦楚辛酸也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好在两年后,也就是康熙十年(1671年)初春,康熙东巡盛京祭祖,闲睱时去牧场狩猎,无意中巧遇翠花公主,看到自己这位唯一的姐姐一脸憔悴、衣衫褴褛的样子,康熙深为内疚。回到京城后立刻下旨恢复讷尔杜额驸的官职。翠花公主又随丈夫回到了京城。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念讷尔杜效力有功,特晋封为太子少师。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讷尔杜去世,翠花公主将丈夫的灵柩送回盛京老家后,悲痛成疾,于第二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月就病逝了,虚年33岁。
康熙闻讯深为悲恸,他命人将翠花公主的灵柩,运送到距盛京西北35公里(今虎石台境内)鳌拜家族的坟茔。并下旨为公主立碑、建墓,派官员致祭,还亲自为姐姐撰写碑文,追封为“恭悫长公主”,意思就是宽和、谦恭,有美德的公主。以此来悼念对自己的姐姐的怀念。
翠花公主墓
因鳌拜家族坟茔的位置在今沈北新区虎石台境内的治安村。而治安村,原本叫翠花屯。所以,和硕恭悫长公主又被称为“翠花公主”。
另外顺治膝下除了这位唯一长大成人的公主,他还收养了一些王公贵戚的女儿做养女,一则可以显示皇帝恩宠,另一则还可以为将来与政治联姻未雨绸缪。整个顺治朝,一共有四位亲王之女被选入宫中,有两位是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顺治同父异母兄)的女儿,一个后封和硕和顺公主,下嫁三藩广东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另一位后来不详。一位是安亲王岳乐(努尔哈赤之孙,第七子阿巴泰之子)的女儿,后封和硕柔嘉公主,下嫁给三藩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之弟耿聚忠。一位是和简纯亲王济度(努尔哈赤侄孙,弟舒尔哈齐之孙))的女儿,后封固伦端敏公主,下嫁孝庄同母兄长满珠习礼之孙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