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成蜜丨和五脏、安六腑,调和人的气血营卫,它凝聚了春天的能量】
蜂蜜是蜜蜂所产。
我们知道,蜜蜂有雄蜂、雌蜂,还有工蜂。雄蜂是黑色的,个头也不小,蜂王则是雌蜂。
雄蜂只负责跟蜂王交配,交配完了死了。有的不死就游手好闲到处乱飞,往往就被工蜂驱逐出去。
工蜂既不是雄蜂,也不是雌蜂,它是中性的,没有雌雄之分,没有情欲。
蜂蜜是工蜂采花酿出来的,这意味着蜂蜜也是中性、平性、平和的。
蜜蜂群居而不乱,即便被外界干扰一下,乱了一会儿,它们会马上调整,又恢复以前那样的井然有序了,而且它恢复得特别快。
这意味着它能和。
这样一种动物,酿出的蜂蜜也让人体的五脏六腑井然有序。所以蜂蜜能和五脏、安六腑,调和人的气血营卫。
百花之精,平和甘润
蜂蜜是采百花之精酿造而成的。
春天,天地之间是一种和谐的生发之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讲“春和景明”。
和谐,是生发的前提,不和谐是不能发展的,春天是和谐的季节。
和谐之气在植物上体现得尤其充分和明显,而植物的精华又在花上,花的精华又在花粉。
蜜蜂采花粉来酿蜜,可以说是把春天的冲和之气、生发之气收藏起来了。
我们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什么槐花蜜、菊花蜜、油菜花蜜,其实,这只是商家做出来的概念,这些概念又弄巧成拙。
哪有蜜蜂只采一种花的?
如果真的只采一种花,酿的蜜反而没那么好,蜜蜂要采百花之精,将其和合在一起,酿成蜂蜜,才是天地间最纯的、最精华的东西,体现了春天的生发之气与和谐之气。
所以蜂蜜是养生之上品,所以古人非常推崇它。
蜂蜜入心、脾、肺、胃、大肠经。
它芳香开窍,开窍就入心经;
芳香味甘则入脾;
花主散,蜂蜜作为花的精华,它也能散。一般甘味的东西会守在脾胃,比如说大枣,就会守中,产生壅滞,唯独蜂蜜甘甜活泼,能发散,入脾后很容易游逸精气,上输入肺。
白蜜丨润脏腑,和营卫
生蜂蜜又叫白蜜,色白入肺,还能润下,很多人喜欢吃蜂蜜来治疗便秘,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它能和营卫,润脏腑,还能清热。
熟蜜丨补脾胃
把蜜进行提炼,进行炮制就成了熟蜜,也叫炼蜜。
熟蜜补脾胃的作用更强了,清热的作用就没有了,因为它经过炮制,性质变温了。
入药用生蜂蜜还是用熟蜂蜜,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缓急止痛
蜂蜜还能止痛。
因为痛往往是因为急,也就是体内某些部位不够缓和,急则不通,不通则痛。
那么,甘以缓之,让人体各方面的机能缓下来,缓下来就不急了,不急就不痛了,这就叫缓急止痛。
解百药之毒
蜂蜜还能解百药之毒,所以我们很多药都用蜂蜜来炮制。
比如百部,就是用蜂蜜来制的。
附子等中药误用,会引起中毒,可以用蜂蜜来解。
蜂蜜和甘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能调和百药,所以我们制作药丸的时候也经常用蜜丸,就是用蜂蜜来调和的。
蜂蜜在其中不仅起粘合剂的作用,还起一个调和的作用,让这些药在一起和合成一个圆融的整体,所以,古人把丸叫“圆”,形状上它是圆的,药性上它是圆融的。
蜜煎导
蜂蜜能够润大便,张仲景在《伤寒论》的阳明病篇有一个方子就是叫蜜煎导:
把蜂蜜放在一个铜器里边,放到火上炼,炼到一定的火候,趁热搓成长条,放温后塞到肛门里,治阴虚大肠干燥的那种便秘,效果还是挺好的。
蜂蜜虽好,也不是人人皆宜
脾胃不实、肾气虚滑的就不要吃蜂蜜了。
这种人表现为老是拉肚子,大便比较稀、比较溏,一天上好多次厕所,这是因为脾胃不实,不能统摄,还因为肾气虚滑。
肾气虚了,不但大便容易滑,白带、精液都容易往下滑,这叫肾气虚滑,这样的人就不要吃蜂蜜了。
女子白带多的也不要吃蜂蜜,有的女子白带多,伤阴伤得也比较重,大便还干,大便一干她又吃蜂蜜,越吃蜂蜜白带越多,白带越多,大便越干,恶性循环。
此外,如果痰多,吃蜂蜜也是要慎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