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挑食剩饭、舌苔白厚腻、大便黏马桶,很多家长都以为是积食。这时候急着用消食药,可能反伤脾胃。
传统消食药材大多偏寒凉,长期使用容易损耗阳气。而田间常见的荠菜,既能消食导滞,又能养护脾胃,特别适合体质娇嫩的孩子。
今天,邀请到儿科专家董秀兰主任,来教大家如何正确用这株春草调理孩子脾胃,助力长高。
荠菜具有清肝明目,凉血止血,和脾利水之效。
春天阳气升发,容易上火、感冒、发烧。荠菜药性柔和而兼具平补之力,能排寒气,养肝和胃,还能舒发肝气,正适合春天吃。
荠菜茯苓煮蛋
食材:新鲜荠菜50克、茯苓10克、鸡蛋2枚、红枣3颗
做法:荠菜保留根部洗净,鸡蛋外壳刷净。所有材料冷水下锅,水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关火焖5分钟。鸡蛋剥壳,喝汤吃蛋即可。
荠菜疏通积滞,茯苓健脾祛湿,红枣调和脾胃。
汤汁自带甘甜,鸡蛋吸附草药精华,孩子接受度高。这个配伍既能化解积食,又不会伤正气。
真实门诊案例分享
门诊有个8岁小女孩,个子比同龄人矮一截,面色发黄,常喊肚子胀。
家长说孩子每顿饭要吃1小时,大便总黏在马桶冲不净。
诊见舌苔厚腻如豆腐渣,脉象濡滑,辨证为脾虚湿困证。
这类孩子通常因脾胃运化不力,食物滞留肠道形成湿浊。
董秀兰主任建议让孩子吃荠菜茯苓煮鸡蛋,配合运脾化湿的中药方。
三周后复诊,孩子大便成形,舌苔变薄,胃口好转。调理三个月后家长反馈孩子身高增长了4公分!
荠菜茯苓煮鸡蛋,让肝气得发,眼目得养,脾胃得健,水湿得清,当脾胃恢复升清降浊功能,营养能顺利输布全身,自然促进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