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 李居阳) 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郑州航院第十届航空航天科技文化节开幕。校党委书记刘代军、副校长张聚伟出席开幕式。


本届文化节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文化节精心策划了空天特色校园文化成果展、文化节节徽设计征集、主题论坛、“太行杯”空天动力科普大赛、探秘空天研学日、空天精神光影课堂、空天知识线上挑战赛、航空文化创意展等系列活动。文化节特邀学校杰出校友,中国船舶集团368厂副总经理罗京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冠军、全国劳动模范、中航西飞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标准件厂技术专家彭晨晞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报告。


张聚伟致开幕词。他指出,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航天特色的高校,学校始终以服务航空航天事业为己任,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广大校友服务于航空航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希望全校学子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空天报国精神,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投身航空航天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全体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航空航天人才,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合唱团深情演绎歌曲《仰望星空》和《星辰大海》,清澈的歌声唱响新时代青年的航天梦想。在庄重的载人航天精神火炬传递仪式上,罗京、彭晨晞与两位学生代表共同完成了一场“数字火炬”传递,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创新传承。特别编排的情景舞台剧《穿越千年 向天之问》以古今对话的形式展开,屈原《天问》的浪漫哲思与当代航天人的科学探索交相呼应。情景诗朗诵《星海长歌——致中国航天的时空对话》点燃在场学子探索浩瀚宇宙的壮志豪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党委书记刘代军宣布第十届航空航天科技文化节开幕

随后举办的“天工讲堂”校友论坛上,罗京、彭晨晞作了精彩报告。罗京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全球主要航天大国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态势,深刻解读了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文化基因与核心精髓,“年轻一代已扛起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进军的大旗,知识不仅是改变命运的工具,更是守护国家尊严的铠甲”,他鼓励同学们要把个人理想嵌入国家坐标,坚守初心、创新超越,实现人生理想。彭晨晞分享了自己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从备赛时的千锤百炼,到赛场上的沉着应对,他以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只要始终保持坚定信念,不断锤炼毅力,牢牢把握每一次成长机遇,终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场外的“空天特色校园文化成果展”亮点纷呈。智能服务机器人、跨域无人航行器、城际高效物流无人飞行器、自研航模、智控机械臂四旋翼无人机、自主导航物流搬运小车等接连登场。空天知识科普、“千年文脉 诗韵苍穹”对诗、空天主题特色文创等将科技与文学和艺术巧妙融合,展区前人潮涌动,师生们热烈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