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是朱德从军以来一直追随并且非常敬仰的将军,朱德一直将蔡锷视为生命中的北斗七星,是他人生道路上不可失去的向导。

但是1916年11月,蔡锷将军因肺病逝世于日本,年仅34岁,几乎与此同时,中国革命的另一个领导人黄兴也因同一种疾病去世。

二位先驱尸骨未寒,野心勃勃的反动军阀们开始不再遮遮掩掩,原来高喊共和的他们却趁机谋取权力、分割土地,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无奈地在军阀混战之中,遗憾结束。

这时,是朱德从军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内心的彻骨悲痛和失望,没有了北斗星的指引,他突然失去了方向。虽然他时常想要重整旗鼓,但是却总是被无奈和困惑的情绪所牵绊。



“蔡锷将军,如果您还在世,会给我怎样的指导呢?”朱德时常这样想,却总想不出来,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革命的出路。

无法报效祖国,朱德想起了曾经倾举家之力供他读书的父亲,于是他把父母和两个弟弟接到了自己的驻地泸州,还亲手将弟弟们送进了他的部队。曾经在战场上奋勇厮杀,历经百战而未伤分毫的朱德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两个弟弟却在第一次上战场后再也没能回来。

本来想孝敬父母的朱德,听到的却是父母彻夜不断的哭声。

朱德痛苦不堪,他不断地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一向如此富有意义、如此充实、如此旺盛、如此多彩的生活突然变得空虚和毫无意义,或许我从来没有像我应该生活的那样生活过?军阀混战如火如荼,人民百姓水深火热。这难道就是多年为之奋斗的局面吗?难道是我们热血沸腾的救国使命吗?”



找不到答案的朱德开始逃避这个混战的世界,但是他的逃避不是沉沦,而是为真理踏上了艰苦、漫长的求索之路。

就在朱德思想最为迷茫的时候,他认识了在他的人生转折点上散发出无限光芒的人-孙炳文。

孙炳文与朱德敞开心扉的交流令朱德黑暗的内心立刻被光芒覆盖,黑色的帷幕终于落下,光芒直击朱德的内心深处。

1919年,全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奴颜婢膝的北洋军阀向西方列强出卖祖国的主权,瞬间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这把火就就是要将这人间的所有不公都焚烧殆尽,这把火让全中国看见了十月革命带来的伟大真理。

“五四运动”是人类历史上都极其少见的思想革命,在中国极其混乱的政治形势下,“五四运动”以一场地震令中国人瞬间清醒了过来!朱德的苦苦探索终于有了目标,如果说孙炳文是为朱德带来了光,那么“五四运动”就是为朱德带来了新的北斗星。



1922年,两人为寻找真理共同前往德国,并且在那里认识了周恩来。不久之后,经周恩来介绍加入共产党。

1925年,孙炳文率先回国,在广州黄埔军校担任教授。

然而,1927年4月,蒋介石突然叛变革命,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此时孙炳文正好乘船从广州到上海,一上码头就被反动派给抓走了。面对反动派残忍的酷刑,孙炳文宁死不负共产主义信仰,一星期之后在上海英勇就义。



朱德则于1926年归国参加北伐革命,当孙炳文遇害的消息传来,他正坐船在长江的江面上。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朱德的泪水也随着江水流淌下来。同行的同志们见铮铮铁骨的朱德掩面而泣,无不动容,纷纷脱帽致哀,悼念这位素未谋面的共产党人。

此刻,虽然生命已逝,但是共产党人的精神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那一刻,朱德明白,他已经不用再等待,中国的革命将迎来新的一页,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将彻底改变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