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1日表示,他将在未来3天公布有关俄乌冲突的和平计划。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该计划内容可能包括派遣欧洲军队进入乌克兰,以执行拟议的停火协议,以及在“事实上”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我会在接下来的3天向你们披露全部细节。”特朗普对记者表示,“我们已在涉及乌克兰、俄罗斯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会谈……拭目以待吧。”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22日证实,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将缺席2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乌克兰危机会谈,改由美国政府乌克兰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参加。外媒说,暂不清楚美方高级外交官的缺席是否意味着美国政府降低了对这次会谈的期望。与此同时,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计划再次访问俄罗斯。23日的乌克兰危机会谈将照常举行,乌克兰与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代表将讨论俄乌全面或部分停火事宜。
在圣彼得堡会谈后,威斯科夫起草了和平计划,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参与了框架制定。其中对俄罗斯有利的内容包括:美国正式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事实上承认俄罗斯对卢甘斯克大部分地区及顿涅茨克、赫尔松、扎波罗热被占部分的控制;承诺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但可加入欧盟);自2014年以来对俄实施的制裁将被取消;与美国加强能源和工业领域的经济合作。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7日在法国巴黎与乌克兰、法国、英国、德国官员就乌克兰问题进行了磋商。他18日离开法国时向媒体表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不能一直停滞不前,如果短期内看不到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一致的信号,美方不会继续撮合。他说:“如果可行,我们就参与;如果不可行,我们还有其他需要关注的重点。”特朗普18日也表示,如果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
克里姆林宫(资料图)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团队面临两难抉择:继续投入政治资本进行可能徒劳的调解,还是及时止损转向其他外交重点。布鲁金斯学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菲奥娜·希尔认为:"这不仅是外交挫折,更是对'美国优先'理念的考验。"俄乌前线的最新战报显示,双方在顿巴斯地区的交火仍在持续。哈尔科夫郊区的一位农户指着自家被炸毁的谷仓说:"政客们的时钟走得比我们快,但炮弹落下的速度更快。"这句朴素的抱怨,或许道破了国际调解的本质困境。
国际舆论场掀起热议。外媒评论称:"美国当年煽风点火,如今却想当灭火英雄?俄乌冲突的每个弹坑都在嘲笑这种虚伪。"三年前正是美欧联手对俄制裁,点燃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如今特朗普想用"和平使者"人设翻身,却因缺乏诚意和筹码,在国际社会沦为笑柄。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这场"美国式施压"闹剧的结局愈发清晰:当所有筹码都已打光,白宫的威胁不过是困兽之斗。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
美国此举或许是在向乌克兰施压,试图以和平协议为筹码,推动矿产协议的达成。毕竟,乌克兰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然而,这种将政治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做法,无疑给俄乌和平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若矿产协议无法在短期内签署,美国是否真的会放弃和平协议斡旋,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表态已经对俄乌双方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可能会使双方在谈判桌上更加谨慎和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