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身着工装送外卖的新闻引发热议。这场企业家与外卖骑手的身份对话,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年轻干部需要淬炼的四种能力:深扎基层调研力、磨砺攻坚专业力、扛责奋进担当力、坚守底线廉洁力。
深扎基层调研力,在一线体验中找准民生痛点。刘强东送外卖时遭遇的“系统预估”与“现实路况”的差距,暴露出“坐在办公室想问题”的认知盲区。年轻干部的调研力,本质是“把脚印留在街巷、将民情记在心间”的共情能力。正如黄文秀在百坭村走坏12双鞋,用沾满泥土的笔记本写满群众“急难愁盼”;李二阳在黄河滩区跟着老农学耕地,从翻地的深浅中读懂产业发展的“泥土逻辑”。真正的调研不是“打卡式走访”“表格化填表”,而是像“穿堂风”一样自然融入群众生活-在菜市场听阿姨算“菜篮子账”,在社区议事厅看大爷画“停车位草图”,在田埂上帮老乡扛一袋刚收的玉米。唯有把自己“变成群众中的一员”,才能让政策“带着露珠落地”。
磨砺攻坚专业力,在实践熔炉中锤炼过硬本领。送外卖看似简单,实则是“路线规划”“情绪管理”“应急处理”的综合考验。刘强东的“跨界实操”告诉我们,基层从来不是“镀金池”,而是“炼金炉”。浙江“90后”社区书记陈琳,在调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时,自创“阶梯补偿法”,让“楼上楼下”从“红脸吵架”到“握手言和”。面对基层治理的“千条线”,年轻干部既要甘当“学徒”,在征地拆迁、信访维稳中练出“嘴上能说、手上会干、脚下能跑”的“全科功夫”,更要勇当“研究员”,在直播助农中研究品控标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破解数据壁垒,让专业能力成为服务群众的“金刚钻”。
扛责奋进担当力,在主动作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从企业高管到外卖骑手,变的是身份标签,不变的是“把事办好”的责任意识。“时代楷模”黄大发,带着村民在悬崖上凿出“生命渠”,用36年兑现“让乡亲喝上水”的承诺。新时代的基层战场,同样需要“扛责在肩”的行动力—面对农产品滞销,有的干部化身“主播”走进直播间,为老乡吆喝叫卖;遇到暴雨险情,有的干部背着老人蹚过齐腰深的积水,用身体筑起“人墙”。担当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韧劲,是“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的拼劲。年轻干部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一线扛重活、打硬仗。
坚守底线廉洁力,在严以律己中永葆公仆本色。京东将骑手权益保障纳入制度设计,为权力运行立下“硬规矩”。权力是把“双刃剑”,唯有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守护公心的“纯度”。从“小巷总理”林丹坚守“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到“草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把荒山变成绿洲-廉洁自律的本质,是对“公仆身份”的清醒认知。年轻干部身处基层治理前沿,难免面临利益诱惑,项目审批中的“好处费”、惠民资金里的“小心思”、人情往来中的“土特产”。年轻干部当常备三盆水,用“冷水”浇灭特权念头,用“清水”洗净利益诱惑,用“冰水”保持清醒头脑,在惠民资金使用中做到“账本见底”,在人事任免时坚守“亲疏如一”。(德阳市旌阳区文旅局庹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