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深受不孕症的困扰,明明检查正常却始终怀不上,久备不孕令人焦虑,这到底什么原因呢?
不孕症的原因是什么?
1.肾虚宫寒型(最常见)
成因:先天肾气不足(如早婚早育、多次流产)、后天纵欲过度或贪凉饮冷→肾阳亏虚→胞宫寒冷→卵子发育异常或受精卵难以着床。
典型表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暗、腰膝酸软、小腹冷痛,白带清稀如水。
2.肝郁血虚型
成因:长期压力大、情绪抑郁→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肝郁化火耗伤阴血→血海空虚→难以受孕。
典型表现:月经先后无定期、经前乳房胀痛、胁肋刺痛,伴焦虑失眠。
3.痰湿阻滞型
成因: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化为痰湿→痰湿壅滞胞宫→阻碍精卵结合;痰湿重浊黏滞→影响卵泡排出(类似西医多囊卵巢综合征)。
典型特征:体型肥胖、带下量多色白、舌苔厚腻,月经稀发甚至闭经。
4.血瘀胞宫型
成因:经期受寒、宫腔手术史(如刮宫)或慢性盆腔炎→瘀血阻滞胞宫→气血不通→胚胎无以着床。
典型症状:经血暗黑夹血块、痛经剧烈(得热痛减),小腹刺痛拒按。
不孕症有什么症状表现?
月经失调:周期>35天或<21天,经量过少或崩漏。
排卵异常:基础体温曲线混乱,排卵试纸无强阳。
体征表现:多毛、痤疮(提示雄激素高)。
隐性症状: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肾阳虚);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肝郁)。
不孕症中医怎么调理?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医师表示,七成不孕与“内分泌失调”相关,中医经典名方定经汤通过调经、养巢、固本,帮助众多家庭自然好孕。
定经汤由当归、白芍、熟地、菟丝子、山药、茯苓、炒荆芥、柴胡组成。
方中柴胡、荆芥穗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菟丝子、熟地黄、山药补肾气,益精血;茯苓健脾行水。全方疏肝肾之气,补肝肾之精血,肝气舒而肾精旺,气血调和,冲任相资,而得经量增多之效。
随症加减:宫寒者加艾叶、吴茱萸温宫散寒。血瘀者添丹参、桃仁活血通络。痰湿者配苍术、半夏化痰利湿。
医案
患者:李女士,27岁。
主诉:结婚3年未避孕未孕,做过检查显示正常。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5~7天,量中,有血块,无痛经,经前腰痛、乳房胀痛,白带正常。
初诊:怕冷,手脚冰冷,汗多,心烦焦虑,寐差易醒,腰酸背痛,纳可,大便偏烂粘腻,小便调。舌淡胖大,边齿痕,水滑,苔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女性生殖性疾病-肝郁脾虚证。
治疗原则:补肾健脾,疏肝解郁。
开方:定经汤加减。
方药:菟丝子15g,当归12g,白芍15g,熟地15g,山药15g, 茯苓12g,柴胡9g,巴戟天12g,炒白术12g,炙甘草6g,干姜9,熟附片9(先煎),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二诊:上症减轻,汗出减少,睡眠稍改善,舌脉同前。
开方:原方加杜仲15g、续断15g,加强补肾治疗14天。
三诊:情绪较稳定,腰酸减轻,大便转实,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开方:定经汤合四君子汤加减,14付,侧重健脾祛湿。
结果:成功自然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