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梁会平)4月24日一大早,在陇县曹家湾镇三联村一块田地里,52岁的肢体三级残疾人王银忠在村民的帮助下,正在精心播种药材柴胡。王银忠脸上洋溢着笑容:“残联不但给我送来了免费的种子,还联系技术人员给我们教技术,将来还回收,咱这种着也就心里踏实了”。
今年年初,陇县残联在“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走访活动中,听到一些残疾人有种植中药材的意愿后,便与宝鸡市西合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进行对接联系,制定了“残联+企业+农户”帮扶模式,即县残联牵头动员残疾户家庭参与,西合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包种苗供应、包技术指导、包质量检测、包产品收购。
“今年,我们采取‘企业+农户’服务模式,在曹家湾镇建起了残疾人中药材种植基地,已经种植柴胡57亩,预计户均年增收可达8000元。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更多‘门路’拓宽残疾人创业、就业渠道,不仅缓解了部分残疾人就业难和生活难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劳动,让残疾人找回了自信。”陇县残联负责人杨志军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残疾人生存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据了解,陇县现有残疾人1.1万。
近年来,陇县残联紧紧抓住创业就业、社会助残两个工作重点和难点,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访企拓岗”活动、走进大型就业招聘会等方式,宣传辅导残疾人就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助残企业算好“政策账”“经济账”,先后帮助26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
在帮扶过程中,陇县残联一方面为残疾人安排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成功率和稳定率。另一方面通过权威信息采集和对用工单位的走访,了解市场用工需求,及时合理地调整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在职提升计划,确保残疾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并获得不错的劳动报酬,近年来累计培训残疾人1000余人。同时,陇县残联还实施个人创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220余名城乡残疾人提供创业启动资金100余万元。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