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其实心里很清楚问题所在,但是缺乏解决问题,特别是通过改变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而只会通过怨天尤人来维护那一点点只能麻痹自己的自尊。
——坤鹏论
第十三卷第三章(2)
原文:
而这也可以无条件地说,其它学术无不如是,
各研究其如此如彼的主题——而不问其偶然属性,
(例如以健康为主题的医学,若其有关健康的事物病人是“白的”,它就不问其白不白,只管其健康为如何,)
解释:
而这样也就可以无条件地说,其他的学术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它们各自研究着像这样或像那样的命题——而不问及其偶然因素(偶性),
比如:把健康作为命题的医学,如果其有关于健康的事物是白的,它就不会问其白不白,只问及其健康如何,
也就是说,医生不会管病人是白人还是黑人,他只会问病人的健康状况。
原文:
各门学术就只管各自的主题——研究健康的就将事物可作为健康论的那部分为之研究,
研究人的,就将事物之可作为人论的那部分为之研究——几何亦然;
解释:
各门类的学术只关心它们各自的命题——研究健康的就把事物可作为健康的那部分加以研究,
研究人的,就把事物可以作为人的那部分加以研究——几何也是这样;
原文:
如其主题恰遇到了可感觉事物,
虽则几何不是为它们的可感觉性进行研究,
数理也不至于因此之故而被误为可感觉事物之学术。
解释:
如果这学术研究的命题是遭逢了可感事物,
即使几何不是为它们的可感性来进行研究,
数学也不至于因为这样的原因被误认为是可感事物的学术。
也就是说,如同普遍数学研究各类数学实是中的众多抽象,
这样几何也可以从各个事物度量的可感觉性中进行抽象,专门研究事物之间纯粹的空间关系。
原文:
另一方面,在那些分离于感觉事物的诸事物上作研究也不至于被误会。
解释:
另一方面,在那些脱离于可感事物的众多事物之上进行研究也不至于被误会。
原文:
许多特质之见于事物,
往往出于事物之由己属性;
例如动物有雌雄之辨这样一个特殊秉赋;
(世上并无一个可脱离动物而存在的“雌”与“雄”)
长度或面等之见于事物者其为属性毋乃类是。
解释:
许多特殊的性质都体现在事物上,
往往是出自事物因己的属性;
也就是说,有很多属性就其自身作为特别的属性依存于事物,
比如动物有雌雄之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性质;
(世间没有一个可以脱离了动物而存在的雌与雄)
长度或是面作为属性体现在事物之上也与此类似。
原文:
与此相仿,我们研究事物之较简纯而先于定义者,
我们的知识就较为精确,亦即较为单纯。
解释:
同理,我们研究事物较为单纯且先于定义的,
我们的知识只是较为精确,也即是较为纯粹。
也就是说,那些在原理定义上更为先在、更为单纯的,也具有更大的精确性,因为单纯性就是精确性。
原文:
所以,抽象学术之脱离于空间量度者当较混含于空间量度者为精确,
脱离于运动者当较混含于运动者为精确;
解释:
所以,抽象学术脱离了空间度量的,较之于含混于空间度量的更为精确,
脱离了运动的较之于混于运动的更为精确;
换言之,没有大小的比有大小的更精确,没有运动的比有运动的更精确;
原文:
但这学术若所研究者为运动,
则当以研究基本运动方式者为较精确;
因为这是最单纯的运动;
而于基本运动方式中,又以均匀、同式、等速运动为最单纯。
解释:
但是,如果这学术研究的是运动,
那么就是研究基本运动的较为精确;
因为这是最为简单纯粹的运动;
而在基本运动中,以均匀直线运动为最单纯。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由于一门学术抽象出某种属性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它就会获得最大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而在某种属性的研究中,研究其基本性质的更为精确。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