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传统制造业重镇与产业高地,嘉定区坐拥密集分布的厂房仓库与庞大的中小微企业集群,历来是城市火灾防控的“主战场”。近年来,伴随产业重心向市郊加速转移,区域产业形态日益复杂,仓储规模持续扩容,外来人口集聚催生大量违章建筑与"三合一"场所,火灾防控形势愈发严峻。
面对挑战,嘉定区以系统性治理思维破局,自2022年起将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与盘活低效用地、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连续开展多轮厂房仓库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精准施策打出"组合拳",区域消防安全态势发生根本性转变:2024年全区厂房仓库火灾起数较整治前下降45.5%,直接财产损失锐减98.3%,特别是今年以来仅发生6起火灾、损失8.2万元,整治成效获得数据验证。这场以"防得住、控得牢、管得好"为目标的攻坚战,正重塑着嘉定产业空间的消防安全生态。
治理消防隐患,摸清底数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嘉定区创新构建起“网格捆绑、扫街排查、风险分级、挂账销号”的高效工作机制。该机制一经落地,便迅速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场地毯式排查风暴,覆盖全区12696栋厂房仓库建筑以及17365家各类单位。通过细致排查与科学评估,全面完成了风险等级评定工作,为后续精准治理提供了坚实依据。
针对排查出的1255处C、D级高风险点位,嘉定区秉持“靶向施策、精准整改”原则,逐一制定“一点一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与时间节点,确保整改工作无死角、全覆盖、见实效。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嘉定区出台了详细的监管执法工作指引,以雷霆之势严厉整治违法搭建、违规住人等突出问题。自2023年以来,嘉定区重拳出击,累计关停、清退风险企业900余家,拆除违法建筑面积可观,清退“三合一”场所居住人员众多,有力净化了区域消防安全环境。
在全面摸清隐患台账、筑牢安全基础后,嘉定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当地以严格的准入标准和动态管理机制,对问题严重、效益低下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从源头上规范厂房仓库的出租转租行为,有效遏制了低效、高风险企业的无序扩张。
今年,针对“厂中厂、园中园”领域存在的乱象,嘉定区更是多管齐下,从土地房屋规划、生产经营规范、消防设施配备、人员安全培训、日常管理机制、应急处置能力等六个关键维度,全面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为确保整治工作落地有声、取得实效,嘉定区创新性地将厂房仓库消防安全专项行动纳入全勤网格评价体系,将消防工作考核管理延伸至村居一级,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责任网络,为区域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推动企业安全意识从被动接受监管的“要我安全”向主动履责的“我要安全”转变,嘉定区正推动构建政府引导,保险与专业机构、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化、社会化安全治理模式。其中全市首创的“安嘉保”商业保险项目颇为典型。据了解,“安嘉保”由区财政出资,联合太平洋保险公司为1256家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提供托底责任保险,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867家试点企业首轮检查,发现隐患3089处,整改率达83.17%。同时,“安嘉保”线上平台与区级“安嘉行”平台互联,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并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如今,走在嘉定区的厂房仓库区域,安全氛围越发浓厚。嘉定区用实际行动证明:系统治理、多元共治,才是破解消防难题的关键。未来,嘉定区将继续巩固整治成果,持续优化消防安全管理,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原标题:《厂房仓库火灾数量下降近半,这个工业大区如何做到?》
栏目编辑:李一能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实习生 齐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