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禁止车辆或者蓄电池进入电梯和户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场开展火灾风险自查整改,提高疏散逃生和火灾扑救能力;宾馆、饭店厨房油烟气管道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共用油烟气管道每季度定期清洗……4月25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新修订的《南京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废旧立新修订新条例

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新条例共分为八章七十六条,采取了废旧立新的修订模式,从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提升火灾预防水平、完善灭火救援和火灾调查工作、增强监督检查精准度等五个方面进行总体布局,从而实现对消防工作的全过程系统化监管。

据悉,新条例中为推动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一是将“三管三必须”要求写入总则内容;二是明晰政府职责,明确政府应当以安全为本、综合考量,建立健全并落实消防管理体系等内容。在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赋予街(镇)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可以以委托执法的形式开展执法;三是厘清部门职责,明确了消防救援机构、城乡建设、公安机关及派出所和相关部门的消防职责;四是根据南京消防工作实际情况,分别规定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物业使用人和出租人、承租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针对不同场所行业特点

分门别类、精准施策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新条例针对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在内的各个单位、各类场所的行业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分门别类、精准施策:要求商业密集区、历史文化街区因地制宜建设消防执勤站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公共建筑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建筑结构、防火防烟分区。宾馆、饭店厨房油烟气管道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共用油烟气管道应当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

“近年来一些新兴业态,比如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不断涌现,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法律法规欠缺、技术标准滞后等,为消防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二级指挥员刘帆告诉记者,新修订的条例专门增设条款,要求“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场所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开展火灾风险自查整改,提高疏散逃生和火灾扑救能力,履行安全提示和告知义务,保障安全运营。同时,针对储能电站运营者,新条例要求应当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和消防设施检测,检查、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

此外,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的状态,新条例要求规划和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禁止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进入住宅的电梯和户内、私拉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和违规停放。从事快递、外卖等配送活动的企业应当建章立制,督促配送人员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和进行安全充电。

公共娱乐场所设置楼层有变化

微型消防站纳入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条例删除了原《条例》第三十七条“不得在建筑物的地下、半地下、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新设公共娱乐场所”的条款。修订后全面与现行《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接轨,可布置在埋深不大于10米的地下一层及以上楼层。

微型消防站的设置,是近年来消防领域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对于火灾发生的初期紧急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减轻火灾事故,发挥着重要作用。刘帆表示,此次新条例中,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城乡居民社区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备必要的人员、消防装备和器材,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和其他单位建设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应当纳入本地区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处置工作。

通讯员 南消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